善用技术手段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教育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8081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出,将“研制《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指南》,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过程管理工作要求,强化活动课程资源统筹和整体设计,规范引进校外资源,利用信息化赋能质量提升”。客观来看,在过程管理、资源供应、新技术赋能质量提升等方面,中小学课后服务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过程管理工作要求。在“双减”落地的两年内,大部分地区在规范课后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明确并落实了课后服务的时间、主要活动内容、人员配备、教师参与补贴等。在此基础上,课后服务工作的过程管理需要进一步走深走实,可以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健全相应机制等,使课后服务更加规范。例如,在遴选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时,可在综合考察机构的资质、营运情况、安全保障、服务质量等基础上,建立课后服务机构的黑白名单制度。在财务监管方面,应按照不同活动项目、不同软硬件设施的要求,明确并细化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学校代收费和退费的财务机制。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方面,应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工作,探索完善课后服务的评价机制,不仅要将教师是否参与组织、实施课后服务纳入考核,也要基于课后服务是否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否做到规范管理、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和家长满意等,全面衡量学校课后服务的育人质量,以此引导学校做好课后服务的资源供给和质量提升工作。

    进一步拓宽课后服务供应渠道。当前,学校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活动已在部分地区不断推进。但课后服务供给不应仅依靠校内教师和校外第三方机构,也应吸引学校所在社区、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事业资源以及家长志愿者、退休教师等多方参与。例如,一些学校与周边养老院、博物馆、消防站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内进行劳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这些公共事业机构,进行实践学习和职业体验等活动。一些学校与所在社区的党支部、党建园等合作,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学校邀请退休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通过家长导读、讲座等形式,拓宽学业辅导和兴趣拓展等方面的资源渠道。这些尝试开拓了学生视野,提升了课后服务质量,但同样也存在规范性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常态化难度较大等问题。对此,学校有必要细化相关方案和制度,解决学生外出或在校参加此类活动时身心安全如何保障、学校教师如何配备、与外部人员如何分工、财务与后勤制度如何支持等具体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加强督导和监管,充分了解学校进行此类活动的背景和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对活动予以有效管理,切实提升活动质量。

    探索数字技术赋能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新方法。信息技术为课后服务提供了资源渠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了大量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包括科普教育、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经典阅读等相关内容,为学校设计有趣的课后服务活动提供了帮助。各地也陆续上线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如北京的数字德育、上海的科普科创、浙江的劳动实践等。此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读书平台、树人课堂等,也为学校和区域组织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提供了支撑。区域和学校可通过典型案例推广、集体设计备课、集体教研等方式,使教师充分开发这些资源在课后服务中的应用场景,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一些有条件、有需求的地方,可通过双师课堂、在线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购买或引进这些资源时,需要针对设备和资源合理使用、数据安全、师生个人信息保护等加强监管。信息技术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必要建设并完善区域和省级的课后服务在线管理系统,全面梳理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的内容、形式、实施时间、学生选课情况、教师实施情况、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等数据内容,实现学校课后服务活动在线监管、第三方机构在线招标开标、家长和学生在线选课、课后服务实施效果在线评估。借助信息技术,也可以动态了解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供应渠道、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科学决策,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