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研模式 实现贯通培养
■聚焦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贯通培养⑵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出,要推动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贯通培养。教研员身兼服务者、指导者、研究者三重角色身份,要完成服务学校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研员与教师的贯通培养,需要从区域教研的模式出发,形成有效策略与实践思路。
教研要转型升级,基于数据、走向情境、聚焦主题
教研员要当好上述三重角色,就要改变过去以分数提升、教学大赛获奖为导向的经验化和程式化的教研模式及“一言堂”的工作作风,从教研工作内容出发,实现转型升级。
首先,要从经验化的教学指导走向数据化的为课程教学服务。围绕考试命题展开的教研往往以分数提升为目标,教研人员对于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多以“好像”“应该”等模糊的语言进行解答。教研要从应试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就必须从经验走向数据,提升教研活动的“研究”含量,以问题为课题,教学问题化、问题课题化,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本可依。
其次,要从程式化的模式移植走向情境化的区域教学变革。围绕着模式移植的区域教学改革往往强调范式的使用、模式的落地而忽视了区域的教育实践和学校的发展现状,教研员成为执行情况的监督者,从而使学校的课程与改革要么流于经验总结,要么流于教育教学理论的转述,成果不能反哺教育教学。为此,教研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发现现实困境,从模式移植走向推动区域教学变革。
再其次,要从讲座化的教师培训走向主题聚焦的混合式培训。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师资培训,培训课程往往缺乏对教育教学本质问题的追问,缺少对时代变化的文化关照,长于理论讲述而疏于对现实教学问题的反思与提升。着眼于教研员与教师贯通培养的培训,应走向基于主题聚焦的混合式培训,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学科的特点,使师资培训日趋主题化、专业化、时代化。
教研要重心下移,看见教师、看到变化、看懂学习
要实现数据化的课程教学服务、情境化的区域教学变革、主题聚焦的混合式培训,可以从变革教研组织方式、教研评价方式、教师成长方式着手,让教研重心下移到学校,教研核心前置到学习。
第一,要基于数据、围绕常态课的改进提供课程教学服务,看到教师的成长。英国教育学家埃利奥特提出,教学研究的核心是行动,即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进行评价,而不再把专家的思想奉为权威或不可改变的经典。
如广州市荔湾区教育研究院设计开发了《常态课课例研究课堂观察与评课单》,分为《整体课堂观察与评课单》和《分类课堂观察与评课单》,从整体和分类两个视角,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多个维度,为教学改革的观课与评课提供观察和研讨的指导框架。教研员基于数据研究教师的成长规律,教师基于数据进行教学改进,一个是提供专业服务的观察者,一个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双方结为互相需要、互相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成为课程改革的推进者。
第二,要基于情境、围绕时代变化推动区域教学变革。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未来引导传统,而不是由传统推定未来。为此,教学变革必须从模式移植走向情境化的区域建构。如广州市天河区教研室基于本区高新企业集聚的特点,将数字时代人类学习方式变革融入教研变革之中,以“知识管理”“自组织”为理论核心,以自媒体为载体,形成“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再造“流程混合、资源可视化”的教研系统,重构“小课题”“三人行”的教师发展模式,解放教师的创造力,消解教研员的行政与管理权力,以教师的主动成长倒逼教研员从行政引领走向专业引领和价值引领。
第三,要基于学习、围绕教师成长方式的变化进行主题聚焦的混合式培训。英国教育学家凯米斯说,教师是解放的行动研究者,对教师的成长要有敬畏之心。海量信息的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学习的核心从知识学习走向了知识管理,为此教研的重点必须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基于学习,统整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内、外两圆构成的教研圈。
如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由“内圆”向内深挖,由科组教研、年级教研、跨学科组教研形成“教学诊断—群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实践与反思—教学重构”的教研路线图,横向拓展学科教研的边界,让学科的研究依从课标的要求;纵向设计年级教学重点,让学科的研究落实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进阶之中。“外圆”则向外延伸,由校际教研、主题教研、专项教研构成,从“教学诊断—群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实践与反思—教学重构”的教研路线图出发,绘制“需求分析—帮助获取—知识共享—实践同创—接力创新”的成长路线图,形成主题,设立项目。学校邀请同行的先行者、教研的优秀者、专家型实践者进入学校,让专家学者、教研人员有目标、有任务地进入学校,结成研究的共同体。这样的做法让教师学会教研、让教研人员更深入教学,真正起到了贯通培养的作用。
(作者系广州开明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