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高等教育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是支撑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框架和目标要求,为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遵循。立足高校发展变迁的历史视域,把握高校与区域耦合发展历程,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对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最新要求,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学校发展深层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河北工业大学隶属河北、地处天津、毗邻北京,120年发展历程与京津冀百余年的历史变迁血脉相连、密不可分。
1903年,学校的前身“北洋工艺学堂”在天津诞生,是我国最早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还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之后,学校相继更名为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高等工业学校、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河北省立工学院。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河北省立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学院。1951年,河北工学院与北洋大学合并组成天津大学。1958年,河北省决定在天津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1962年,学校与天津工学院合并为天津工学院。1967年,天津从河北省划出,成为直辖市。1969年,学校重新划归河北省。1971年,校名恢复为河北工学院。
199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学校成为河北省、天津市、教育部共建高校,更深层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学校以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经历,证明了京津冀三地合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一脉相承服务京津冀工业发展和人才需要
120年来,学校秉持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中国大学的初心与使命,在历史传承中聚变为新,成为京津冀工业技术和人才的重要策源地。
民族救亡图存之际,正值建校初期,学校自觉担负重任,为中国民族工业振兴培养工业人才。北洋工艺学堂首任总办周学熙先生立志振兴实业,首开“工学并举”之先河。他提出,“科学与实业如影随形,为国而思,握实业界之霸权,必有通于各种科学之人才,然后旧者可图改良,新者可期发达,此泰西富强各国之公例也。”学校注重讲授理法,以实验培养学生“能胜任教习、工师之职”。当时,正科采用英文授课,预科采用日文授课,教材和生产实习设备都从国外引进,以供学生学习新式工业的知识体系和最先进的技术。为更好地培养“工学并举”的实践型人才,学校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以老百姓日常所需为生产目标,学生分科实习、开展发明创造。
1929年,学校由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升格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首任院长魏元光先生提出“教育与工业相助相长”,以“工业救国”为己任,坚持“手脑并用,以作为学,造就实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将教学课堂和校办工厂作为学生砥德砺才的“实践场”,探求适合国情且实用的中国式工业教育道路。
兴邦自强的艰难历程中,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创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办学道路,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1934年,学校与华北水利委员会等水利机关合作,建设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并于1935年正式落成。水工试验所由学校讲师、水工博士李赋都主持设计并任所长,开我国水工模型试验之先河。1958年,恢复重建后的河北工学院首任院长潘承孝先生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重的“三基”教育,倡行“以育人为主导,科技为关键,生产为基础,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道路”,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工学并举”的办学思想,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学校勇立潮头,加快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步伐,支撑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学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精耕科研沃土,从获得全国农具展览会特等奖,到全国科学大会奖,再到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从励磁装置应用于葛洲坝工程,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液压传动单晶炉”,成为推动工业基础薄弱省份快速发展的强大技术引擎。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即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校高等教育系统,“工”即为以工业经济为核心的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工学并举”特色发展之路,就是工程教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三结合”办学道路。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提出“大学—区域”开放型创新共同体建设,多措并举加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不断续写一个学科与一类产业同步发展、一所大学与一个地方工业同步崛起的时代故事。一方面,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和优化学科专业群,坚持真题真做,引导师生将论文写在京津冀和祖国大地上,不断探索人才培养和评价新路径,积极构建与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目标相一致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对接创新链,构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千万元以上成果转化屡获突破,多项技术创新在国际上处于引领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锚定目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学校坚持以新时代“工学并举”办学特色新要求为指引,立足“学”、扎根“工”,践行理论与实践结合、产教融合育人,构建工程教育与产业经济有机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勤慎公忠”校训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为旨趣,不断强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能力。
以“勤以治学”固本,在坚守育人初心、勇担家国使命中重构学校竞争力。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赋能师生发展,打造新型教育生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
以“慎以立身”修德,在放眼世界前沿、塑造创新生态中提升学校影响力。主动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伟大实践,推动形成与国家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与世界顶尖学者和机构链接交融,形成创新学科联盟和学术共同体,努力打造有显示度、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以“公以对人”开源,在守望精神家园、赓续文化血脉中增强学校辐射力。吸纳融合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要素,以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携手世界,共促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文明繁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弘扬和发展一流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多渠道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阵地。
为“忠以处事”赋能,在提升治理效能、实现智慧转型中焕发学校创造力。开辟学校教育现代化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师生参与感和幸福感,形成学者自治自律、学生自立自强的制度环境。
做好服务区域协同发展这篇大文章,是高校真正扎根中国大地的“必修课”,也是走好特色发展之路的“必答题”。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校与所在区域逐步突破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关系模式,成为相互塑造、相互成就的生命共同体,体现出时空共在、文化共生以及资源共享等特征。高校应当在服务和引领地方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动自身跨越式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步,教育提质与经济提效共赢。
(作者系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