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庞余亮
庞余亮曾经做过15年乡村教师。
1985年,师范毕业的庞余亮被分配到江苏兴化水乡深处的一所乡村学校,因为个子矮、年龄小、长着一张娃娃脸,孩子们都喊他“小先生”。
“《小先生》集中了我所有的写作才华。我写诗歌、写童话,好像都是为这本书做准备的。15年的粉笔字,15届学生的笑声,15个春秋泥操场上的露珠都在这本书中了。”庞余亮说。
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小先生》—— 一部写在备课笔记背面的“教育诗”。
播下“贤善与性灵”的种子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给《小先生》的授奖词这样写道:“庞余亮的《小先生》,接续现代以来贤善与性灵的文脉,是一座爱与美的纸上课堂和操场。”如何理解“贤善与性灵”?你是如何将这种“贤善与性灵”诉诸笔端的?
庞余亮:一开始,我并没有写《小先生》的打算。我在备课笔记背面记下孩子们的故事,初衷是想记录下我在教学中的收获和失误。因为在老教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很讲“规矩”。到了我这个个子小、年龄小的小先生面前,孩子们的天性就暴露无遗。第一周我很委屈,以为是孩子们故意“欺负”我。后来我想通了,这是因为我的教学能力不够。于是我就开始记故事了。
《小先生》的第一个故事是《一个生字》。那时的我,刚学会像老先生那样,一边在煤油灯下改作业,一边吊起一只铝饭盒,利用煤油灯罩上方的温度煮鸡蛋。我想起了白天犯下的错——有个学生问我:“小先生,小先生,你说说……这个字怎么读?”我真的不认识那个字。我的喉咙里仿佛堵着一颗不好意思的鸡蛋,紧张,惶恐,心虚。我有个优点,知错就改,而且不想第二次犯下同样的错误。于是我开始记录学生们的故事,素材就这样慢慢多了起来。《小先生》出版之后,有评论家说我的散文继承了“贤善”和“性灵”散文的文心和传统,这是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从校园走出来的教师作家前辈的散文之路。我仔细想了想,这些前辈的书我都喜欢,肯定是那些“贤善”和“性灵”无意间种在了我的心里。还有,乡村孩子天生有“贤善”和“性灵”的种子。比如,我个子矮,目光多是平视与仰视。乡村学校的黑板前没有台阶,为了能看到教室后排,我一边讲课一边在教室里来回转,孩子们就如同向日葵般转向我的方向。现在看来,那些围着我转的目光就是“贤善”和“性灵”。只要我如实写下来,我的笔端就有了贤善、性灵之光。
:教师担负着一定的母语启蒙的任务,请谈谈你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母语启蒙的。
庞余亮:我理解并且进行实践的母语启蒙是诗歌教育,因为我本身就是热爱诗歌的人。在扬州读师范的时候,诗歌的影响对我特别大。做了教师,我就用业余时间给孩子们讲诗歌,比如太阳不仅仅是圆的,也可能是方的;比如太阳可能是绿太阳,还可能是黑太阳;比如我还朗诵我喜欢的诗,海子的诗,孙昕晨的诗……孙昕晨有一首诗叫作《一粒米和我们并肩前进》,我的孩子们听我朗读之后,写出了很多有关米、有关秋天的诗歌。除了诗歌教育,还有童话教育,这也是母语教育中最明亮最纯粹的部分。孩子们读完童话、读完诗歌,眼睛都是亮晶晶的。他们受到了美好的母语教育,我同样也受到了教育。《小先生》这本书中就有诗歌和童话的部分。
:《小先生》中的文章,处处充溢着爱与温情,这属于“高于生活”的部分吗?在粗粝、艰苦的环境下,以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和记录生活,需要怀抱一种怎样的信念?
庞余亮:不同人看待同一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视角,其实再简陋的生活也有哈利·波特的9站台。鲁迅和周作人都写过百草园。周作人看到的百草园由几棵树、几个粪坑与瓦砾堆砌组成,但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便是发现了那个通向魔法学校的9站台:“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一切都是那么迷人。很多人问,《小先生》怎么把一所乡村学校写得那么美?这美有没有存在过?我说,肯定存在过啊,而且我还见证过。晚饭花开的时候,我觉得地球的中心就在我们那所乡村学校。很多人看到的乡村教师生活是简单的,但在我眼中,那里的爱与成长是会发光的。我想通过《小先生》把那15年的光储存起来,就相当于把所有萤火虫放在一起,做一盏能够照亮乡村学校的灯。乡村生活中的“命运感”也是凸显的,在《小先生》里,有很多地方我都做了减法,当然还是留下了一些无法减去的“乌云”部分,那是乡村生活的暗影。但生活总在继续,不管快乐或者不幸,孩子们依旧要长大。这就是我无法舍去那些疼痛素材的原因,正因为有了这些暗影,乡村教育的那盏灯反而更亮了。我期待更多有心的读者,在《小先生》中既能看到灯光,也不忽略那些暗影,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乡村教育。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乡村教师,她谈到乡村的寂静与寂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寂寞”这个词语在《小先生》中也多次出现——在《寂寞的鸡蛋熟了》中你写道:“要紧的是乡村那排不尽的寂寞,尤其是乡村学校夜晚的寂寞。”“我和我的十八岁走进了乡村学校……乡村的寂寞,寂寞中的坚持。”(《晚饭花的奇迹》)作为当年的“小先生”,你怎样理解乡村教师的寂寞?又是如何与这种寂寞相处的?
庞余亮: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很寂寞啊,只不过寂寞的等级不一样。《小先生》是一本写爱和成长的书,但同时的确又是一本寂寞之书。乡村学校的寂寞实在太庞大了,甚至无边无际。因为孩子们下课就回家了,留下了一个有着梦想也有着痛苦的小先生。但有白天的孩子相伴,有夜晚的煤油灯相伴,有那么多的好书相伴,寂寞就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寂寞的鸡蛋”总会熟的。这样一来,寂寞就成了我最丰沛的营养。没有寂寞的营养,我就会“浮”到生活的表面,甚至会随波逐流。所以,我想对那个在学校寂寞的生活中默默写作和教书的小先生说一声“谢谢”,感谢他的坚持。
请孩子们多多关照
:还记得你的第一个教师节是怎样度过的吗?
庞余亮:1985年9月7日,星期六,我监督孩子们把教室打扫干净,课桌排列整齐,然后锁上教室门,正在想我教师生涯的第一个星期天怎么过,有个老教师隔着窗子叫我,让我赶快去校长室。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可能是那个生字的问题,也可能是班级管理的问题。没想到,校长跟我说的却是另外的事情:“到了下周二,也就是9月10日,是我们的第一个教师节。”校长说到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眼睛是发亮的。校长说:“你是最小的教师,又是正宗的硬本子的教师,乡政府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你代表新教师在乡政府礼堂发言吧。”校长看出了我的胆怯和紧张,就说:“当你紧张的时候,你就当那些台下的人是一棵棵树。从今天起,你就练习对着树发言。”当天晚上,发言稿的写作很顺利,写完了,我走出宿舍,看着校园里的树,想把发言稿读一遍,但怎么也开不了口。第二天早上,校长肯定了我的发言稿,还表扬我的字写得好看。校长的表扬并没有减轻我的紧张。白天我把发言稿背熟了,到了晚上,我走出宿舍,在刚刚升起来的月亮下,对着一棵合欢树背我的发言稿。教师节那天,在简易的乡政府礼堂,我代表新教师发言,只记得整个会场非常安静。会后,校长笑着说:“想不到你的嗓门那么大!”那次庆祝大会发了两只带盖的瓷杯,我到现在还记得茶杯上的青龙图案。
:念师范之前,你有没有想过当教师?是怎么学会做教师的?
庞余亮:16岁那年夏天,我糊里糊涂上了师范。两年的师范生活一晃而过,毕业后我被分配回到了兴化。上师范的收获,就是让我疯狂爱上了读书和写诗。我那时还不太懂分配到乡村的意义,就觉得有拿工资的地方了。当时坐了很长时间的船才到达我即将工作的学校,那里没有公路,四面环水。那时候我还不会做教师,第一节课,我捧着粉笔盒往教室走,一位老教师轻声叫住了我,伏在我的肩头,帮我扣上了衬衫的全部纽扣。他没有说什么,但我一下子懂了,我是做教师的,我应该有个教师的样子。
:《小先生》一书自序的标题是《请孩子们多多关照》,充满了对儿童的尊重。从你的许多作品中,都不难看到这样的童年视角。你是如何理解童年的?
庞余亮:我喜欢夏丏尊先生翻译的《爱的教育》。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这里面就包含了“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乡村教师有着其他行业难以体会到的惊喜。学生们在老教师面前一点儿都不活泼,但在我的课堂上,他们总喜欢把积压的调皮和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们心中,我可能更像一个喜欢读书、喜欢给他们读诗、陪他们踢足球的大哥哥。他们把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送”到我面前。童真和童趣实际上是人生的原点,忘却原点的人就像一条河水由清澈变得浑浊。我喜欢拥有童年的孩子们,喜欢孩子气,喜欢用孩子的童年校正自己人生的准量。我很庆幸当年能在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教书、阅读和写作。虽然清苦,但规矩少些。孩子们像原始森林一样为我的生活提供了养我性命的新鲜空气,这也成了我的儿童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