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学校的“东中”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发展学校的“东中”实践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 陈沪军

近年来,杭州师范大学介入的教师校本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杭州市东城中学(以下简称“东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东中也为师范生培养做了很多工作,双方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一、高校介入教师培养

深入课堂,助推课例研究。东中的“四备三思”校本教研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杭师大给东中派遣的学科专家在校本教研模式中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学科专家们两周一次定时参与东中各教研组的课例研究,深入课堂,就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交流,根据东中教师的需要,不定时带着他们的研究团队进东中课堂进行观察,指导教师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东中教师在这些学科专家的指导下,正逐渐由昔日的“教书匠”成长为“课程建设者”。

专题培训,促进骨干成长。2014年开始,杭师大在东城集团设置了骨干教师培训班、名班主任培训班、名师高端研究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每个月定期组织学习研讨活动,通过一个学期一次的实践展示活动、两本精品教育书籍的指导阅读等各种形式激发骨干教师的内驱力,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发展骨干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牵线搭桥,建设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打开教师的视野,杭师大成立了附属学校联盟,让各校间的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进行结对,相近学科开展互助式教研,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的主题教研,问题探讨,相互学习,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合作研究,硕果累累。杭师大不但给予教师专业指导,也给予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课程规划指导。同时,东中的骨干教师也深度参与杭师大的各项课题研究,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2014年9月,杭师大的《项目引领、现场介入、合作共赢——杭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东城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东城中学的课改成果《“弘毅少年”成长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获2016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东中科学组参与的杭师大蒋永贵博士主导的课题成果《促进优质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获2016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二、做好师范实习生的指导工作

科学规划,建章立制。自被定为教师发展基地学校以来,东中对师范实习生的培养工作更加规范,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制定了《杭师大东城中学实习生接待方案》,努力为实习生提供优良的实习环境以及高质量的实习指导。

主动对接,规范实施。东中在每年的三四月间,积极与杭师大各专业的导师联系,主动对接实习工作。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实习生的指导工作,邀请杭师大领导及实习带队教师共同参与实习初期的启动仪式、实习中期的沙龙、实习后期的小结反馈,及时掌握与解答实习过程中的困惑,对每一期实习工作进行及时的复盘,不断优化东中的实习指导工作。

名师带动,高标要求。东中统一选拔一批在教育教学方面经验丰富、理念新颖、功力扎实的成熟教师承担指导工作,根据实习生学科、性别、性格、能力水平等个人情况合理搭配安排,基本做到1对1,或者1对2的指导,并对实践指导教师有具体的指导要求。安排实习教师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每人每天必须要上交500字的课堂观察日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