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作业”,好经别念歪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炒菜作业”,好经别念歪了

□夏熊飞

一个班里,37个孩子个个是“大厨”,每个孩子都会做20个左右的拿手菜,这确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估计现在不少年轻人都会自叹不如。相比于有些学校只会实施题海战术,让各类试题占据学生的课余时间,重庆这所小学布置炒菜的家庭作业,的确是一本素质教育的“好经”,看上去很美。

然而,令笔者担忧的是,五花八门、打着各色旗号的家庭作业往往最后都会演变成“家长作业”。较之制作PPT、小工艺品等,炒菜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难度更大、耗时更长,除了学习,总想着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会放手让年幼的孩子下厨吗?答案恐难乐观。从不少家长的反对意见以及一些类似作业的实践情况来看,“炒菜作业”成为又一道“家长作业”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七八岁的孩子或许还没有灶台高呢,且做菜的危险系数也不小,对于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而言,“炒菜作业”具有多少可操作性,布置作业的老师们是否有所考虑?

另外,对“炒菜作业”如何进行评价也是一个难题。炒菜作业是由学生在家中完成,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去到所有学生家中检验作业的完成情况。而通行的做法是通过家长拍照上传,来对作业是否完成、完成的质量好坏加以评判。这显然增加了造假的可能性,让这一作业很大程度上沦为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和各式菜肴的“花式秀场”。如此一来,既与“炒菜作业”的初衷相背离,也无法起到鼓励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功效。

显然,“炒菜作业”不能一刀切地布置了事。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完全可以让他们先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比如从去菜市场买菜,学会洗菜、洗碗开始做起,再比如可以布置他们写一篇关于父母做饭的观察日记,从而培养他们亲近厨房的情感,了解每一餐饭食背后的辛劳和不易,这样既避免了家长代劳的弊端,也能促进亲子交流,孩子们同样体会到了下厨与劳动的乐趣。到了高段,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前提,逐步加大作业难度,或者可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厨艺公开课,由学校提供场地,专业人员进行辅导,让学生在集体氛围中真正参与到做菜的实践中去。在作业评价方面,可以在平时的春、秋游等活动中,安排做饭环节,让孩子们都来“露一手”,从而真正达到检验孩子们“炒菜作业”成效的目的。

不可否认,“炒菜作业”是本素质教育的“好经”,但“好经”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不分学生年龄,也不考虑家长的介入程度,而是只顾学生“会做”多少个拿手好菜,“好经”也会被念歪。

(作者系本报特约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份特别的素质教育“作业”     下一篇: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