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浙江中小学教育质量画一张健康图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给浙江中小学教育质量画一张健康图谱

□ 言 宏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高低?学生的学业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帮助学校、教师、家长提高孩子的学业质量?这些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5月22日,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2016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结果通报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回答了上述问题。

评价标准刻画学生真实成长面貌

“传统教育质量评价侧重于甄别与选拔,而现代教育质量评价则侧重于诊断、反馈与改进。这样的监测好比是做健康体检,目的不是为了排名,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育质量。”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说,“每年的数据不一样,从中可以看到教育的变化。”

评价教育多了几把尺子。2016年浙江省教育质量健康指数,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刻画学生发展状况的指数,二是描述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指数。其中,学生发展指数包含品德行为、学业达标、高层次能力、学习兴趣、艺术兴趣、体育兴趣、学习压力、睡眠、作业、补课、自尊、主观幸福感等12个指数。影响学生发展指数包含学习自信心、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业均衡、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家长参与、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学校归属感等14个指数。

这两把大尺子,26把小尺子,刻画出除了传统学业成绩以外的孩子成长的真实面貌。关于教育评价,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有相关论述,强调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考查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防止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和教师、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探索实行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开放式评价,完善评价结果公开机制。

刘坚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学业质量观在成就我国基础教育获得国际赞誉的同时,也直接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仅仅用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兴趣爱好、品德行为、师生关系成为评价体系中更优先的尺子、更重要的标准,那么我们的教育导向将更加绿色、更加健康。

绿色评价推进绿色教育

吃早饭居然能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家中藏书量与学生学业成绩正相关……仔细分析此次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这么多“没想到”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衡量教育过程的成效,要依靠数据,而不能“凭感觉”。这是一个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评价”这个教育的指挥棒的作用,从而实现用“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来推动绿色教育,仍然是当前浙江教育面临的考验。

“评价体系改革触及教改核心”,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方张松介绍,就浙江的情况看,三次综合评价监测数据位居前列的东阳市和杭州上城区等区域,也是轻负高质的典型,在传统学业成绩颇佳的基础上,学生的睡眠时间都得到了保证,艺体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确实,绿色、健康的教育理念,需要一套绿色的教育评价体系做支撑。而一套绿色的评价体系也会推进绿色教育的达成。

“别让绿色评价流于形式”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心声,在采访中,他们呼吁,要真正发挥教育监测的作用,建立学业负担监测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