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忠:思政课,创意“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敏忠:思政课,创意“讲”

□ 于 佳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会引发收视狂潮?因为这部剧的剧情充分反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信心……”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思政教师朱敏忠的课堂上,总不时地出现一些时下的热门话题。

今年53岁的朱敏忠,从事思政教育近30年,曾3次被评为之江学院“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有学生评价说,听他讲课好似听说书,他从来不准备PPT,一个水杯进课堂,是一本“行动着的近代史辞典”;而更多的学生则亲昵地叫他“忠哥”。

提起思政课,总会有学生条件反射一般,先打个哈欠。朱敏忠很早意识到这点,他说:“思政课讲好了是广袤天地,讲不好就是枯燥文稿。”10年前,朱敏忠开始尝试不一样的教学风格,大胆抛开教材,在课本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不仅学生喜爱,在教师圈里也“圈粉”无数,常有年轻教师来他的课堂“学艺”。人文学院辅导员刘恺就是其中之一。刘恺说:“朱老师有自己的‘忠式教学法’,值得借鉴之处太多,但最精彩的还是他驾驭课堂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方式。”

朱敏忠说:“我的名字里有个‘忠’字,作为教师,要忠于三尺讲台。”在之江学院,朱敏忠作为将思政课堂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推动者,率先探索专题性教学为主的课堂效果。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烂熟于心。朱敏忠说:“我提倡的‘盲讲’,并不是乱讲,没有逻辑,而是类似于一种钢琴技艺上的‘盲弹’,我上课时不看讲义,就像钢琴家不看琴谱照样弹得优雅,因为熟悉才会信手拈来。”

前不久,朱敏忠在学校作了一场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来龙去脉”为主题的讲座,能坐300人的教室,来了400多名学生。朱敏忠一上场,先做了4个侧手翻,“我这个侧手翻是有设计的,我想表达的是,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其中的波澜壮阔比侧手翻更翻天覆地”。朱敏忠说:“我就是为了要吸引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有料。” 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王成莉说:“老师给我们讲物质与意识,其中说到意识的创新,他也是以改革开放为例。在朱老师的讲授中,我们感受到了思政课的魅力。”

朱敏忠认为,忠于三尺讲台,要“勤”字当头。虽然他的课表密密麻麻,但他每天仍保持着1万字左右的阅读量,涉猎文、史、哲、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朱敏忠说:“毕业的学生聚会,也有请我去参加的,他们说‘朱老师,好怀念你的课,能再讲一段吗’,可是我这学期讲的内容,绝对不是把上学期的教材再炒一遍冷饭。”在优酷平台,朱敏忠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近千次的点击率。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朱敏忠认为,要打动学生,首先要提倡一种“聊天式”教学,看似随意,其实无心插柳柳成荫。朱敏忠说:“我一直主张在讲课时看学生的眼睛,一是想让学生感受到教育从来就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我希望得到你的共鸣。”其次,朱敏忠敢于尝试“玩课堂”,“像我们听相声,每次听到笑点都会忍俊不禁,愿意再听,这说明语言是经得起锤炼的,有意思,所以我在上课时也学着‘抖包袱’,先把学生吸引过来,然后再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