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懒人经济”之问:学生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了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懒人经济”之问:学生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了吗?

□朱小峰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里也掀起了一股以外卖、快递为代表的“懒人经济”热潮。外卖平台火爆、快递站与“蜜蜂箱”兴起的同时,其他有偿的跑腿业务也纷纷受到追捧:代买水果、代打饭、代取表格……在大学生中,“花钱办事”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有不少O2O创业项目瞄准高校“懒人”市场。

客观而言,无论是包含衣食住行的“懒人”线上产品,还是涉及代办、提醒、排队的跑腿服务,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衍生物。人们正是在不断的“偷懒”中才催生出了许多创造,“懒人经济”也是经济。因此,对于学生宅在宿舍叫外卖、花钱请人拿快递等消费行为,只要不触及学校管理底线,完全没有必要从道德角度对它上纲上线,因为这只是正常社会行为在高校中的投射,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高校学生从“懒人经济”中获得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即用金钱换来了时间,只是他们换来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有学校曾针对“大学生业余时间去哪了”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业余时间都是宅在宿舍里玩游戏、上网追剧等。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很不理想,属于自己的时间并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可想而知,他们从“懒人经济”中所获得的机会成本,有多少是真正被用在恰当的地方,比如阅读、完成作业、做实验、开展实训等。他们以金钱换来的时间,难免依旧被消费在学习之外的娱乐休闲方面,毫无价值。

针对因为学生时间管理能力不足而引发的负面问题,高校既不能以人性化管理为借口顺其自然,任由学生堂而皇之地成为真正的懒汉,也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简单方法,禁止学生叫外卖,造成他们与学校之间的对立,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既保证“懒人经济”条件下学生生活的便利,又防止学生被这种“懒人经济”拖下水,这是一个考验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严肃课题。

笔者建议,高校首先应该利用新生始业教育的契机,加强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从紧张的高考时间管理状态和无管理的后高考“放羊”模式对立中走出来,慢慢过渡到张弛有序的大学时间管理模式中来,学会安排好自己的大学时间,尤其是宿舍时间的安排;其次,学校应该多安排校园活动,比如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等,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分配在校园中,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懒人经济”的消极影响;最后,高校必须引导教师设计好学生的课下学习任务,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必做,这样他们就不会也不敢在宿舍里消磨时间。

“懒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学生来说,它能够提高他们大学生活期间的效率,带来良好的成功体验。对于不会管理自己时间的学生来说,它会把他们的大学生活拖入一个恶性循环,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懒。如何趋利避害,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当下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