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以无痕 崇礼于生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陶行知先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的外延有多大,德育的外延就有多大。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加强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实践中心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积极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

    扎根校园,捕捉校园生活中即时的教育资源

    回顾以往的道德教育,我们更多的是针对学生的品德缺陷制定一些品德规范,如课堂常规、校规校纪等,试图通过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让学生变得守规矩。这种看似规范的、模式化的操作,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主体意识没有发挥出来,加之虚荣心理的驱动,导致学生在不同场合下言行不一致,甚至助长了部分学生虚伪人格的滋生。

    与其被动地执行道德规范,不如捕捉学生自身存在的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素材。教室、操场、宿舍、食堂,甚至是厕所,校园的各个时空,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这是最鲜活的教育教学素材。实践中心根据这些资源素材的不同内在特质,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在实践中确立相应的道德观念,获得道德体验,最终自觉以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即时德育的目标。

    例如我们根据学生用餐浪费严重的现象,组织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餐桌上引出的话题”。现在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加上父母对子女的宠爱,学生厌食、挑食、随意丢弃食品的现象异常突出。学校食堂的餐桌上、地面上常是一片狼藉。对于“如今生活好了,还要不要节俭?”“如何改善饮食却又不浪费?”“学校食堂的卫生由谁来维护?”等问题,学生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辩解,却又都难以自圆其说。很多学生对于“节俭”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第一步组织学生“参观”餐后的食堂,形成“餐桌上引出的话题”活动主题;第二步,让学生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有关“节俭”的人物故事,了解自家过去的生活状况及当今节俭致富的一些典型实例;第三步,围绕“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是否还需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展开辩论;第四步,通过图片展览、签名活动、演讲等方式,开展“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我是‘光盘’”系列主题活动,呼吁学生珍惜粮食,用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节约达人”。

    活动中,学生通过辩论,逐渐认识到“节俭”是一种美德,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进一步懂得对生活中的问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场教育活动延伸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食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也得以形成。

    回归家庭,寻找家庭生活中多彩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5+2=0,意思是说,5天的学校教育难敌2天(双休日)的家庭影响。我们不去追究这句话的科学性,但从侧面反映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都能有效地指导孩子在家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实践中心举办集创造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家长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现在的学生家庭物质条件较好,伸手水自来,节水意识很淡薄。他们对节约用水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很多学生在不经意间浪费了大量的水。我们设计了“节水你我他,低碳在我家”综合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让学生将节水意识落实到行动上。我们通过讨论确定主题后,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成立三个研究小组,分别为家庭用水调查组、节水研究组、节水动员组。活动开始后,家庭用水调查组负责收集和调查家庭用水情况,例如家庭水费、人均用水情况等;节水研究组负责对家庭节水问题开展研究,开发节水“金点子”,指导生活实践;节水动员组负责到各个家庭进行节水总动员,形成节水方案。最后,组织开展交流会,让学生谈节约水资源的意义,并把相关情况和意见反馈给家长和相关部门。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家庭用水调查表,许多家长与学生一起探索、尝试、思考,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同时,在开发节水“金点子”和动员节水过程中,学生带动全家开展了热闹且意义深远的节水活动。有的家庭将洗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节省保存下来用于冲马桶,有的家庭提出每人洗澡不超过15分钟,还设置闹钟用来提醒……

    走向社会,挖掘社会生活中潜在的教育资源

    社会是个大课堂,由于传统课程观的封闭与狭隘,导致学生对于周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是概念性的、模糊的,更谈不上有什么真切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视线、思维引向社会,让学生置身其间,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去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成功愉悦或挫折感伤,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所在。实践中心整合枣庄市内各研学单位的特色研学课程教育资源,建立教育研学单位联创机制,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区域特点的课程,包括参观滕国故城遗址、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基地、滕州市“一塔六馆”,游览微山湖红荷湿地等。实践中心充分整合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将一些教育基地和场馆转化成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活动的前沿阵地,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前,实践中心已确定“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印记”“追寻古滕文化”“寻找特色乡村”等6条路线、10个学生观光基地,为中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