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县办好教育大民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如何将教育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来抓,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铜鼓虽然是山区小县,但也在全力做好这篇大文章。”江西省铜鼓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桃基说。
近日,记者来到铜鼓县采访,听到了这样几个故事。
一寸寸征地,为闹市小学扩容提质
“我们学校最初只有这栋主楼,其他教学楼和运动场都是一寸寸征地、拆迁、平整出来的。”在铜鼓一小,校长讲起学校的历史变迁。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户籍人口11.64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十年前,铜鼓一小挤在闹市,只能容纳200多名学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周边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大大增加,但学校是百年老校,异地新建显然不利于文化传承。
“学校不能移,可学校边上的教育局、教育局的宿舍和居民楼是可以移的,所以这十年来,我们逐步给学校扩容,先后拆了教育局办公楼、教育局职工宿舍和两栋居民楼,给学校改扩建。如今学校学生数量达1400多人,极大满足了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说这话的是铜鼓县教体局党委委员涂小华,他指着学校后方正在进行平整的一块山头说,这里未来将成为学校的一处运动场所。
“我们就坚持一个原则,尽最大努力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孙桃基介绍,自2016年起,铜鼓县强化顶层设计,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改善学校的办学硬件和软件,每一个乡镇都建设了新的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20所中小学标准化校园建设已全部完成。
在此过程中,铜鼓县除了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还安排19名县级党政领导挂点指导重点攻坚学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这些项目是一步一步推进的,每年给这个学校争取300万元,给那个学校争取200万元,等到钱凑够了才开工。”涂小华表示,这些年给全县的各个学校建立了账本,一笔笔记录着各校改建、扩建、易地搬迁的进程。
“敞开学校大门,让老百姓投票”
全县第一条标准的塑胶跑道建在农村学校,全县第一个录播教室也建在农村学校。2018年起,铜鼓县对教育进行网点布局优化,当一所所农村学校建得不比城里差时,还是有家长四处找人,想让孩子进城读书。
“县委、县政府定了个调子,‘敞开学校大门,让老百姓投票’,城区学校的入学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所以从2018年开始,我们不仅对铜鼓一小这样的城区老牌学校开展了改扩建,还先后新建4所幼儿园、两所小学,并异地新建两所高中,一下子解决了一万个城区优质生源的入学名额,基本满足了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涂小华说。
随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新建的铜鼓三小,规划学位是800个,可第一年只有三四百人报名。涂小华明白所谓的“择校”实际上是“择师”。
如何解决?该县以铜鼓一小引领铜鼓三小优质发展,组成集团化办学联盟。从铜鼓一小选派副校长到铜鼓三小担任校长,同时两所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等领域都加强交流与合作。双方互派9名骨干教师进行交流轮岗,举办不同学科的同课异构研讨会;在全县各学科竞赛中,两校无论是在师资、软硬件上都实现资源共享。
“下一步,我校除了要继续加强师资外,还打算搞寄宿制,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同需求。”铜鼓三小相关负责人介绍。
“忧心路”变成了“多彩护学路”
冬日,铜鼓县三都镇中心小学校门口新修的“多彩护学路”格外显眼:从校门前延伸到三都集镇社区,这条黄、红色块的人行道全长近500米,宽2.5米,护栏一边是车来车往的国道,一边是农田与村庄。
在此之前,三都镇中心小学由于临近国道,时常有大货车经过。村民们一度为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安全而忧心。
如何让“忧心路”不忧心?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点学校,及时协调解决。乡镇党委书记与村民协商,谈起想在学校到集镇之间的国道旁修一条专供学生上下学的步行道的想法,得到村民们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学校建得越来越好,村民一听修路是给孩子们上学用,谁都愿意让点地出来,基本上都是村民们挨家挨户自己量尺寸,给空出这条路。”道路旁住着的一位朱姓村民说。
自从有了这条“多彩护学路”,每天上下学时段,不少学生结伴同行,实现了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有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