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抛弃是一种更好的教育
有时候,抛弃是一种更好的教育
□缙云县紫薇小学 朱伟森
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叙述了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商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因为郭橐驼种的树,不管是自己种的还是移植的都能成活。而其他人效仿他的方法,却总是比不上他。郭橐驼在介绍经验时说:“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移植时像养护子女,栽种时就像抛弃掉一般,树的天性就得到保全,而且会得到好的品质。)全文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育人”的道理。
可教育具有生成性,如何判断此时该“子”(养护)还是该“弃”(抛弃)呢?笔者给大家带来3个常见的小案例。
我教五年级时,教到第三单元分数乘法,遇到一道题是这样的:
淘气和奇思都是集邮爱好者。淘气收集了各种邮票63张,奇思收集的邮票数量比淘气少2/9,奇思比淘气少多少张邮票?
有一个小朋友做错了,订正时她去请教学生甲。学生甲告诉她,反正这单元学的是乘法,只要用乘法计算就八九不离十了。
他们的谈话刚好被我听到了,我该怎么办?
在次日的数学课上,我出了一道题:
光明小学有学生540人,五年级学生占了全校总人数的1/6,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9/10。五年级、四年级分别有多少学生?
“同学们,只要你能做对这道题,今天的数学家庭作业免做。”
听到此消息,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
最终,只有3名学生享受了免作业的待遇。
在讨论分析环节,我再次提到“是不是这单元学习乘法,我们就非得用乘法去解决问题呢?”
成功的学生上台介绍了经验。
在接下来两个单元的学习中,我发现重视分析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学生多了不少。
第二件事发生在考试期间。我在某个班监考,有个小朋友急匆匆跑到讲台边,对我说:“老师,我想拉‘粑粑’。”
“去吧。”
“可我没有纸。”
我指了指讲台上的一叠草稿纸,无奈地说:“抱歉,我只有这些纸。”
他的手捂住肚子,双脚不断地交替踮地。
“同学们,谁有纸快借给这位同学。”我只好向其他小朋友求助。
前几排有4个小朋友拿出了整包纸巾。他仔细观察了一下,从临窗第二个座位的小女生那里接过了一包纸,直奔厕所。
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把剩余的纸巾往小女生那儿一扔。小女生微微地皱了一下眉,把那包纸巾放好,继续做试卷。
我朝刚坐下的小男孩勾了勾手,示意他过来。
他轻轻地来到我身边。
“我觉得,你欠那位女生一句‘谢谢’。”我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
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走到小女生的面前,鞠了个90度的躬,说:“谢谢。”
小女生先是很惊讶,然后会心地笑了。
第三件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家买了个玻璃钢水壶,夫人把新水壶放到了茶几上。正在做家庭作业的女儿马上停下手中的笔,拆开包装,仔细研究了一番,到厨房接了水并接通电源开始烧水。
我本以为,水烧上之后,女儿该回书桌前做作业了。
她却趴在那个新水壶前,透过壶身玻璃仔细观察烧水的情况。
水壶烧水又不是第一次见到,有什么好看的呢?我真想打断她的行为。
10分钟后,水烧好了。女儿又去房间拿了一张A4纸,坐在水壶边涂涂画画又过了10分钟。
就在我准备提醒她该回去做作业时,她拿着A4纸来到我的面前。
“爸爸,我跟你说说水是怎么烧开的吧。”
她指着自画的连环画,形象地介绍起水被烧开的过程:
接通电源的那一瞬间,水壶底部冒出丝一样的东西,渐渐地变成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多,水面上有水蒸气出现。当水珠变得越来越大时,水蒸气也变成一粒粒小水珠了,它们跳出了水面。最后,下面的水变成了“龙卷水”,水就开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上述3个小案例中,教师是怎么“莳也若子,置也若弃”的:
在“学生订正错题”的案例中,学生想当然地以为本单元学习乘法,做题应该一乘到底。这时的教育处于一个节点。教师不出手,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当学习了用分数除法的知识后,遇到混合型的问题,学生就不知道选择什么方法了。
这也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教育现象,有些学生每个单元学得都挺好,一遇到综合题就稀里糊涂。
在这个节点上,教师把未学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提前呈现,引导学生比较各种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悟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意识到分析数量关系的必要性。
“上厕所事件”中,小男孩接受了小女生的帮助,没有及时感谢,刚好处在教育的节点上。如果教师不引导,等到下次品德课再讲到“得到他人的帮助要及时感谢”时早就物是人非,引不起他的注意了。但教师在教育中针对的范围限定他一个人,因为对于其他学生来讲,包括其他提供纸巾的学生,他们同样不处在教育的节点上。
而在“新水壶烧开水”的案例中,女儿见到新水壶很兴奋,并主动探索观察水壶烧水的过程。这时,她处在教育的节点上吗?做作业是学习,探究观察也是学习。所以,父亲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就是放手不管。很多教师都认为,这时应该教育女儿做事情要认真,先把作业完成好。如果这时出手教育,孩子可能会臣服在大人的权威下,同时克服内心的好奇,做作业的效果也会差许多。
等到某一天,你再想培养她主动观察烧水的过程,培养她对新事物的好奇,可能她已经提不起兴趣了。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十几分钟的专注观察更有效的学习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