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如何渗透爱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幼儿如何渗透爱的教育

□ 朱 丹

日前,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附幼)的大班孩子来到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和这里的特殊儿童一起表演、游戏,共同分享快乐。“希望你们以后常来,当他们能够接纳这里的孩子了,那以后走入社会也许就会对特殊孩子少一些歧视。”活动中,杨绫子学校一位家长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园长朱瑶:“接纳差异是幼儿情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推出更多融合教育活动,让附幼的孩子和杨绫子学校的孩子们多‘串串门’。”

一直以来,情感教育因其所要传达给幼儿的信息往往是无形的、内隐的,成为学前教育的一大难点。为此,朱瑶和她所在的教师团队近20年来都在做这样一件事:以情感教育为学前教育内涵的起点与归宿,潜心研究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规律,将积极情绪的培养、情感品质的培育、情绪能力的发展与幼儿一日生活融为一体,构建与实施“织网式”课程。就在2016年,该园独创的情感课程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省内外推广。

浸润式生活,以情养心

“LOVE”墙、许愿墙,贴近幼儿内心;心情角,提供幼儿表达、宣泄的空间;握手桥,引导幼儿接纳他人,促进交往;悄悄话屋,提供私密空间,增进同伴交流……走进附幼,你会发现,爱是可以触摸的。该园将情感教育投射于隐性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师生之爱、同伴之爱如涓涓细流一般浸润于幼儿一日生活。

朱瑶认为,当孩子们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爱的教育就开始了。“尤其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们来说,入园适应不仅影响幼儿归属感、安全感的形成,而且还将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活动参与度。”基于此,该园提出了梯度入园模式。在孩子们入园前,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培养习惯;教师们会上门家访,了解每一个新生的性格、爱好;幼儿园则会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提前进园熟悉环境、教师和同伴。等到幼儿正式入园后,从“在园半日”到“半日入园并增加一小时午餐时间”,到“半日入园并延长两小时,在园午餐与午睡”,再到最后的“全天入园”,该园利用1个月时间来逐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增进幼儿与幼儿园的亲密度、熟悉感,拉近幼儿与教师的情感距离。

在教师们眼里,爱的言行是可以传递的,教师对幼儿个体的情绪回应与处理是保障师幼互动质量的关键。多年来,附幼专注于培养教师运用“关注觉察—认同悦纳—个别化支持性回应”三部曲,进而回应、支持幼儿情绪。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该园归纳并梳理了日常活动中“表扬幼儿”“批评幼儿”的有效经验,出版了《我们表扬到哪里去了》《我们的批评到哪里去了》等著作。

交互式游戏,以情交友

每天上午,一到户外游戏时间,附幼的孩子们就会纷纷奔向操场。他们不仅可以自主选择器械,而且还可以和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小伙伴进行游戏活动。除了每天一次的“联动式户外游戏”,该园还创设了每周一次以楼层为单位的“互通式社会游戏”,幼儿两两结伴穿行于各种各样模拟生活的实习场;以班级为单位的“交互式工作坊”,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特色活动,如阅读日、烹饪日、远足日等。

在情境中浸润、在游戏中学习是附幼情感教育的最大特色。别出心裁的是,该园还尝试打破幼儿年龄界限,巧妙编排小、中、大班的位置,开展“串联式对班游戏”。“比如,大型班每个楼层都安排小班、中班、大班紧挨着排列,小型班则以对门对班形式编排。”朱瑶举例说,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共用洗手间、午睡室、区角、走廊等,增加生活中混龄交往、互动的机会。

附幼曾经对在园幼儿日常情绪行为开展过一次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教师们发现,引起幼儿在园消极情绪的事件依次为同伴争执、受到批评以及需求得不到满足。“可见,友善的同伴关系,会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到更多快乐。”朱瑶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交往特点,附幼设定了各年龄段活动目标的关键词:小班——关注、友好,中班——赞美、理解,大班——合作、共进。而这三组关键词恰恰指向了三个阶段的情感教育策略。

“织网式”主题活动,以情促学

在附幼,情感教育主题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好玩的多米诺骨牌”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探索骨牌的各种玩法;“竖起我的大拇指”让孩子们尝试夸奖他人、赞美他人,成为受欢迎的人;“爱你有多深”让孩子们学会体验爱、感受爱,进而学会怎样爱……这一系列以幼儿某种情感品质或情绪能力为中心的情感专题活动,旨在启发幼儿在情境中积极实践、充分体验和学习。

围绕“情感”核心,附幼还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核心经验、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生活学习经验相结合,编织了一个情感教育课程之网。“‘织网式’课程不是各学科无意义的整合,而是教师捕捉幼儿兴趣与需要,创设激发、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活动。从而基于幼儿在活动中萌发的想法,确定下一个活动。”朱瑶解释,尽管织网路径的不确定性、织网方式的多样性会让课程之网略显随意,但每一个活动节点,既是幼儿的学习也是经验、兴趣的铺垫。

为了更好地助推幼儿情感学习与发展,提升教师实践课程的专业水平,附幼还将评价融入课程、游戏与一日生活中,架构了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例如,生活中、游戏中的“日常学习故事”“日记式评价”,主题活动中的“五维式主题活动评价”,每学期的幼儿发展评估表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