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之源
习作之源
□永嘉县桥头镇白云小学 朱芳芳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究竟要如何把握作文教学的尺度,使教学既落到实点,又能给学生以写作的快乐呢?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一书告诉了我答案。 管建刚认为:“写作文说到底是关注写作文的那个‘人’。”写作文涉及三种人:一种是教作文的人,即教师;一种是写作文的人,即学生;一种是作文里的人。学生是作文教学中的核心人物,那么作文教学就应当是他们自己的事。” 因此我立足于学生的习作心理,以及自身独特的特点,帮助学生有效习作,并从习作中找到快乐。
一、从命题激活,引导习作 不难发现,每一个单元结束,即将迎来新的作文教学之时,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都是满心忧虑,甚至是痛苦的——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写。 在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沉淀。” 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关注的点永远只是停留在“写什么”,却忘了去发现一条“怎么写”的导火线,去唤醒学生们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感受,刺激他们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我把作文题目称之为“导火线”,是因为你点燃了一头,它很快就会烧进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 想办法去寻找那条导火线,然后,点燃。 五年级下册关于“人物”的这一单元,有这样的习作要求:请写出生活中你熟悉的人,如朋友、教师、家人等。在这样的要求下,从三年级写到五年级,取题也永远逃不出《我喜欢的他》《我眼中的他》……学生对于这样千篇一律的题目产生了疲劳,但这一次,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 课堂初始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以‘××的他(她)’来写作。让老师先来。”我看着班级里最呆萌的男生说:“‘呆呆的他’,说到‘呆’,非他莫属。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动不动就问,为什么呀。你们说他是谁?”学生们说出了他的名字。因为朝夕相处,太熟悉了。 我开了一个头,学生跃跃欲试。 一个男生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要说的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她’。说到翻脸,她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瞧,她又翻脸了。前一刻,她还在激情澎湃地为我们讲述着课文里主人公是如何无私,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自己。下一秒,天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上变脸,面红耳赤地朝开小差的同学吼道,‘你。给我站起来。’真是老师吼一吼,学生抖三抖啊。你们猜,她是谁?”学生们齐齐地把目光投向了我。 有时候,自己还没来得及看懂自己,早就被学生看在了眼里。为什么他们可以信手拈来?因为熟悉,因为这话题“烧”到了学生的心坎里。 命题的激活使这个单元的习作大有不同,《时髦的她》《暴躁的他》《粗心的他》《糊涂的他》……学生有举不完的题目,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命题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了学生习作的烦恼,带给了他们习作的快乐。
二、从评价指导,完善习作 正如管建刚所说,不仅是写作,甚至是阅读,都需要及时的反馈。那么,什么样的反馈才是有效的呢?曾有位教师采取了一个最为简单的反馈方式,那就是在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选一篇作文,在课上念上一段精彩语句,做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是谁的佳作。 这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保护了学生对写作的热情。那么究竟怎样的点评,既可以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又能吸收好的写作方式呢?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在管建刚看来,点评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先写后教,以写定教。当然我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管建刚把“作后讲评”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欣赏” 欣赏每一个学生,从欣赏一句话到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让每一个学生从别人的作文中,学会欣赏,学会借鉴。课后通过归纳、总结,最终使它们成为自己的知识。 欣赏也能使学生从写作中获得满足感,荣誉感。批改作文之时,我会收集一些好词好句在课堂上加以展示,不仅让其他学生学习了优秀的写作手法,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第二环节:“挑刺” “啰嗦病”“我说病”“重复病”等是学生写作文时常犯的,我会将有语病的句子一一罗列,并整理、分类,再次呈现在课堂之上,让学生共同朗读、比较、评价、修改。自己读,自己改,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冲击,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意思,同时还积累了语言,提高了习作过程中自评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语言变得更准确。 第三环节:“训练” 不论是写得好还是没写好的作文,我都会把它们拿出来诊断,训练点来自学生自己的习作,使学生从中获得新的体会。 总之,教师只要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内心独特的感受,通过作前命题的激活,作后作文的评价,相信高效习作便不再是难题。而学生也会从习作中找到快乐。 书 名:《我的作文教学课例》 作 者:管建刚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