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考出现“神考题”的启示
大学期末考出现“神考题”的启示
□程振伟
又到期末,媒体开始关注起大学里层出不穷的“神考题”。在一些人眼中,“神考题”与偏题、怪题几乎画上了等号。比如日前,网上就流传某位高校教师出给学生的“神考题”:“本门课程一共上几周,上课地点在哪里?请列举本班一名经常旷课的同学名字。你认为本门课程应该得多少分?”
所谓“神考题”,其实是媒体对大学里一些“超常题”的统称。大学教育重在创新人才培养,在考试规则允许内出一些“开脑洞题”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其实是好事。实际上,一些“神考题”只是超出了公众对具体学科的理解,背后蕴藏着教师的命题智慧。比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会曾经在网上发布一位副教授出的“神考题”,题目讲述了一个宿舍的四名学生大学毕业后因感情、生意、仕途而相互纠结并犯罪的故事。学生在看完案例后,要分析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刑事责任和罪名。这道试题被网友们称为“爱的东西南北”。案例现实性、实践性都很强,反映了出题教师的用心与深意,其实并非偏题、怪题。
“神考题”在媒体中的曝光频次增多,一是说明社会对大学更加关注,且关注点转向微观教学与治理,二是透露出一些教师在教学管理特别是考试上,不再满足于传统四平八稳的考查,希望通过考试承载更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图。
“神考题”或许可以给高校管理者新的启发。一方面,要鼓励教师们突破常规出考题的冲动或者说意愿,在考试形式上鼓励创新。通过考试评价上的改革倒逼学生把知识学“活”,不仅仅停留在简单识记书本知识上。另一方面,要在制度设计上补上“空白”,设好底线,强化平时的教学管理,引入过程性评价,不要让依赖期末考试试卷来检查学生出勤状况的囧事再度出现。
当下正是各高校自主招生的节点,各高校为了选拔创新人才,也出了不少“神考题”。希望新颖的出题方式也给高校带来改进教学方式、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感和线索,改变以往学生上课满堂记、考前圈重点的传统学习生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