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教育唱响“与沪同城”之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见习记者 张乐琼

通讯员 钟长明

“聚焦课程改革,助力教师发展”“小学数学:从‘两能’到‘四能’”“认识几分之一”“从活动设计的视角看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在今年的第19届嘉兴“南湖之春”教学展示活动中,有不少上海专家的身影。这要得益于去年10月该市教育局首次与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达成的区域性教育战略合作协议,让原先嘉沪零星的教育交流走向了“与沪同城”深度接轨的新阶段。

为什么要积极推动教育全方位接轨上海?嘉兴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军一介绍道,上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办学模式和前沿的教学改革经验,嘉兴长期参与长三角教育协作联盟,毗邻上海更是具备了“同城教育发展”的先天条件。为此,嘉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全面接轨上海教育前沿区”。

去年,嘉兴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接轨上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工作经费50万元。全市与上海开展教育合作办学项目14个,与上海结对中小学校45所,校长、教师累计赴上海学习培训4062人次。今年4月,市教育局又下发了《嘉兴市教育系统深化接轨上海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今年接轨上海,从顶层设计建机制、活动交流搭平台到办学合作推项目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工作方向。

而嘉兴各地各校也围绕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转型、走班教学、教学评价、智慧校园建设、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和上海形成了定期会商机制和长期交流制度。嘉兴市第一中学和上海育才中学的友好交流已有6年,两校领导班子保持电话、微信联系,就专项工作相互借鉴经验。嘉兴一中校长孙国虎感慨道:“与上海接轨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习对方先进的育人理念,改变教育方式方法,以此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借鉴上海二期课改“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的研究成果,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建立了“柯博士工作室”。该校课程教学部主任韩云是“柯博士工作室”的首批学员。她告诉记者,在政治学科教研上,柯政博士给予了自己很大的帮助。其中一堂关于哲学价值观导向的课仍让她记忆犹新:原先设想通过《感动中国》中的一对外交官和退休教师夫妻的故事串起课堂内容。柯博士现场观摩后,提出可以退休教师“为小家”和“为大家”的对比引出价值观的重要性,从思维冲突的设置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组织,让韩云豁然开朗。

嘉兴技师学院工业机器人教学改革试验区与上海ABB工程公司、上海KUKA机器人公司等4家上海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开展校企合作。“我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有400多名学生。中职教育接轨上海,就等于接轨世界。通过使用最新的技术、设备进行培训,我们的学生在社会上更受欢迎。”校长王雪宜说,他们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专业培训,还深入指导机器人实训中心的建设。

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与上海市第四聋校也签订了合作协议,两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发展。学校还邀请上海市第四聋校校长来校作专题报告、参加学校校级教学能手评比等。

朱军一表示,接下来嘉兴市教育局要在更大的范围深化“与沪同城”战略部署,切实加强教育主动接轨上海工作,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对接上海的长效机制,在教师培养、校长培训、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努力做好对接发展、关联发展、借势发展文章。同时也要讲好嘉兴的“南湖红船”故事,为双方的红色教育增添极富活力的元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