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填志愿折射职业规划缺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学炬

眼下,考生和家长正在为填报志愿而忙碌,而一些报考辅助机构和相关的APP等成了家长的“救命稻草”。记者从几家服务机构了解到,一对一辅导便宜的1万多元,贵的高达4万元,但“天价”也挡不住家长的热情。专家提醒,家长需先掌握一定知识,在选择服务和机构时擦亮双眼,避免上当。(6月15日《北京晨报》)

志愿填报不仅决定着考生能否被顺利录取,还决定着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家长重视在情理之中。但这样一味烧钱的填报方式,让人感到颇为迷茫。孩子未来的路要让他们去选择,志愿填报就是对他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一次大检阅。

“志愿”本身就是孩子的志向和愿望,需要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听凭内心的呼唤,合理地填报,才符合志愿填报的应有之义。反之,假手别人,也就失去其意义和价值,“志愿”也就不叫志愿,而叫“他愿”了。即便烧钱填报志愿能让孩子顺利进入大学,但如果报非所愿,也很难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志愿填报并非多么神秘的事,如今各个大学的招生章程上都写得清楚、详细,家长认真研究比对一下,多从网上搜集一些资料,再经多方打探,把综合的资料整理归类一下,然后再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一起商议报什么、如何报,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其实,家长烧钱填报志愿也是“临时抱佛脚”之举。志愿填报本身就是实践自己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是和孩子的兴趣、志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而不能临时起意。志愿填报“专家”的分析无论多么完美,都不可能完全契合孩子的实际发展状况。他们热衷什么,爱好什么,未来的方向又是什么,这才是报考志愿最大的依据。

然而,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多数学生对填报志愿没有自己的立场,靠父母决定,而父母又把希望寄托在市场上的专家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错位,而这也恰恰是教育功利化的最大折射,多年来的学习、打拼都是为了分数,却不去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对市场上的志愿填报乱象,考生家长一定要引以为戒。与其今后烧钱为孩子报志愿,不如提早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