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的忧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张 丰

有年夏天,我们前往某山区县开展调研。 观察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状况,一般从初中段教育的“结构”切入。该县有7所初中,全部是公办学校,其中3所规模较大的初中的办学水平基本相当。这3所学校的在校生数占全县初中生数的70%~80%。虽然另外4所学校的教育质量相对居后,但从全县看,对大局的影响不大。因而,该县的初中段教育相对均衡,而且在市里也不落后。

得知这个山区县的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我真有些欣喜与意外。没有想到在全省许多地区因教育发展欠均衡而引发许多矛盾时,在这个淳朴的山区县城,居然还保留着这样一片“桃花源”!我恍然,教育是否健康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条件。也许是该县与外地的交通阻隔,减少了许多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其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态势——学校的层次结构。全县70%~80%的同龄孩子能够享受基本相当的初中教育,这是何其的幸福,何其良性的局面。

该县同志还介绍了他们引进一所民办中学的计划。他们想发挥民办初中“鲶鱼”的作用,聚集优秀教师与生源,以提高全县初中段的优秀率。面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上的“雄心勃勃”时,我有一种别样的体会。这所民办初中对本地教育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

思考教育质量有三个维度。一是“结果型的质量”,这是人们熟悉的,较为关注的,反映在学生个体上的质量;二是“过程型的质量”,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否有意义、学习成本是否合理等,是从质量形成过程的角度,看学校提供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质量;三是“结构型的质量”,关注区域内学校的布局、学校均衡发展的态势、学校内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以及支持区域教育良性发展的机制。

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强县域的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站在区域教育发展的全局,从大面积百姓子女受教育的立场来决策。

今天的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企求确实有些不理性,包括一些地方政府。他们把对教育的投入和教育发展的显性指标紧密联系起来,有时甚至只需几个高关注的指标来“一俊遮百丑”;他们对于教育显性指标的重视和对学习成本与代价的忽略,无形中助长“不择手段”提高考试分数的“热情”。这不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力量,而是对教育生态的破坏。

教育均衡发展就像山区的植被。在出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后,修复将会十分困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