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韵”为突破口的古诗词教学新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诸暨市实验小学 周音莹

当下,一些古诗词教学论文,多数都在引导学生在感悟古诗词意境上下功夫。由于小学古诗词教学对古诗词格律的忽视,使得不少教师视诗词格律教学为畏途,这成了古诗词教学的隐痛。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若是渗透古诗词格律,是否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有成效呢?笔者就此进行了教学探索。

一、教学生弄清诗词中平仄相对的问题

格律诗中的平声与仄声,大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普通话语音对应,普通话中的第一声与第二声为平声,第三声与第四声为仄声。个别字的平仄可以依靠方言来确认。比如“十”“石”“竹”“屋”“菊”“蝶”“读”等字,在现代汉语中皆属平声,但古诗中它们都是仄声,与诸暨话是对应的。

根据诗词平仄规律的不同,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都有四种韵式,分别是仄起首句押韵式、仄起首句不押韵式、平起首句押韵式、平起首句不押韵式。而每种韵式的四句诗句的平仄情况并不需要花太多力气记忆,它们就像数字统计,具有推理性。如五言绝句仄起首句不押韵式。顾名思义,首句五个字以仄声起又以仄声收,是“仄仄平平仄”;第二句要求与其对应,则是“平平仄仄平”;第三句要求与第二句相承,但末字一定是仄声且不押韵,就是“平平平仄仄”;第四句要求与第三句对应,即“仄仄仄平平”。在知道了这一韵式之后,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都可以通过推理得出。

二、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中的“韵”

笔者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就开始诵读《三字经》《千字文》,二年级诵读《幼学琼林》,三年级诵读《笠翁对韵》。通过三年积累,使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诵读内容的探究兴趣也愈来愈大。

《笠翁对韵》是清代学者李渔所编,按平水韵三十个韵部的顺序,共九十段,内容包罗万象,每一段从单字对到十一字对,末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笠翁对韵》,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字音的平仄相对,也能了解字意、词意及句意相对。字词句的意思相对一目了然,字音的平仄相对有着古今差别,在此有必要作一点说明。如“一东1”的第一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中,“天”为平声,“地”为仄声,“雨”为仄声,“风”为平声,“大陆”是仄声词,“长空”则是平声词,这就是语音相对。在这个句子中,古音平仄与现代汉语没有差别。但同一段话的第四句“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中,就出现个别字的差别:“风高秋月”与“雨霁晚霞”平仄对得很工整,末字“白”与“红”如果全用普通话读,全是平声,似乎不相对了。此时如果用诸暨话读一读,就会发现“白”是仄声。从中可以看出,学习方言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学生还能从《笠翁对韵》中读出另一种与诗词格律相关的规律:每一个韵部的常用字韵有哪些。比如“一东”的三段中,每一句后押韵的末字为:风、空、穹、蒙、中、红、东、翁、公、宫、曚、篷、弓、踪、嵩、龙、熊、烘。笔者引导学生圈出这些字加深印象,然后让他们在辅助的古诗诵读本或者《千家诗》中找到对应的诗。例诗有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僧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从诗词格律的角度分析,这两首七言绝句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它们皆属于七言绝句仄起首句押韵式;第二,它们韵脚“红、风、中”“篷、东、风”都属“一东”韵部。

三、加深学生对“对”“韵”的了解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着力于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却难以见到骆宾王之类的作诗神童。如果缺失对“对”“韵”的了解,即使熟背三千首唐诗,也达不到作诗的程度。

或许有人会质问:让尚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对”“韵”未免小题大做、劳神费力。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在诗词教学的探索实践中,笔者欣慰地体会到,让学生学明白“对”“韵”并非难事,而学会了“对”“韵”,学生学习古诗的劲头大大增强,逐渐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甚而拿起稚嫩的笔开始创作稚嫩的格律诗。

在笔者负责的荷花诗社中就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叫钟褀,是六年级学生。进诗社前并不知道诗社学的是什么。一开始背《笠翁对韵》“一东”并不情愿。学完“一东”的三段后,笔者引导学员们在《千家诗》里找韵脚对应的古诗,钟褀的兴趣开始被激发出来。《笠翁对韵》学习到“四支”,笔者开始按顺序教授五言绝句的四种韵式,并要求一一找对应的古诗。在这样类似玩古诗“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中,诗社的学生渐渐明白了学习《笠翁对韵》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古诗鉴赏的基础就是学习“对”与“韵”。形成这点共识后,笔者建议学生按照韵式写诗,过程中给他们一些主题和意象上的提示。每一次笔者提出建议后,钟褀一定会在下一次诗社活动时拿出诗来。不久前的一次诗社活动中,他破天荒地来找我,特意递过来一张纸片,纸片上抄着他新写的两首诗,一首七绝,一首五绝。“这孩子是真的爱上写诗了!”笔者十分欣喜。钟褀所作的诗如下:

除 夕

新符随笑语,

爆竹伴新风。

万户通宵昼,

千门更映红。

笔者在纸片上写了这样一句评语:诗情画意已端倪,平仄还需更规则。然后特意跑到小钟同学的教室门口,跟他交流了修改建议,并把纸片还给他。这个男孩,让笔者看到了一颗优秀的种子正在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除了钟祺,荷花诗社的其他学生也不断给笔者带来惊喜,在此选录学生创作的几首小诗:

寒 雪

三(5)班 姚淇文

朔雪凌空舞,寒梅吐蕊初。

柴扉深闭久,陌上影踪无。

寒 梅

三(5)班 陈 盼

寒冬一树梅,朵朵暗香开。

簌簌山中雪,呼呼风北来。

清 明

五(6)班 陈韦洁

佳节清明时最好,

落花风雨景无穷。

柔风拂柳悠悠荡,

庭院花枝卧翠浓。

这些诗只要稍作平仄上的调整就很见格律诗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创作劲头越来越高,每周都有新的诗作递到笔者手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