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进”工作 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外语专业课程建设既是高校落实“三进”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遵循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切实推动外语专业“三进”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真正实现语言技能、知识教育与思政价值的深层耦合,全面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
为了建立健全“三进”工作背景下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译本为中心,从思政育人与专业育才两个层面入手,依托“理解当代中国”系列多语种教材,从英语读写、英语听说、英语翻译、英语演讲、德语五个专业课程出发,组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打造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语料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五个维度探索外语专业“三进”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创新,牢牢抓住课程团队“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在顶层设计、底层逻辑与长线思维上的深度融合。
思政目标领航 厚植爱国情怀
学院坚持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为核心课程教学目标,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重要观点和主要内容融入到外语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引导外语专业学生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内在逻辑,深刻掌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译本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范式和叙事体系表达,切实提高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国际视野和传播能力,用外语传递中国声音,用外语维护中国立场,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
思政内容贯穿 打造外语“金课”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关键课程教学内容,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译本中与外语专业教学有机契合、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思政主题引入到外语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鼓励外语专业教师自觉履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与教学职责,深入拓展外语专业“三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大力打造外语专业“三进”课程思政“金课”,加快完善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体系,高质量推进外语专业课程“三进”工作。
思政资源共享 建设协作平台
学院坚持以相关经典选段、媒体报道、视频范例等为主要课程教学资源,将外语专业师生加入到共建共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译本的思政资源协作平台中,引导外语专业学生主动参与相关文本、图片、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的整理收集,自主搭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享学习空间,全力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衔接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实现外语专业“三进”课程思政网络与协同机制。
思政元素融入 完善专创实践
学院坚持以专创融合、文化贯通,混合教学、多方互动为主要课程教学方法,将文化自信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与混合式教学列入到外语专业“三进”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鼓励外语专业教师通过案例示范、课堂讨论、主题演讲、专题辩论、课后拓展等多种形式打破传统课堂内外学习界限分明的固化模式,通过线上社区、虚拟课堂、课题申报、论文写作、项目研究、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与中外互译实践。
思政指标考核 创新评价体系
学院坚持以能否运用外语正确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基本课程考核指标,将在跨文化国际语境中有效输出中国声音纳入到外语专业“三进”课程思政评价中,鼓励外语专业教师积极实施包括过程性评价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课程内外注重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导向,实行以评促学、以考促学的双向互动考核机制,增强外语专业学生在对外交流时用高水平外语“理解世界、传播中国”的语言技能与文化素养。
深化新时代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质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目标下,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过多元素课程思政挖掘、多途径课程思政融合、多方位课程思政实践、多角度课程思政评价,促使“三进”课程思政与外语专业教学实现互融互促,厚植外语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为培养热爱祖国、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赵小晶 袁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