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是“万能钥匙” 素养托底是关键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闻回放
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等AI工具陆续问世,“有问题找AI”成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新习惯。近日,某媒体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的关于AI工具使用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4.88%的高校学生曾使用过AI工具,其中经常使用AI工具的学生占16.3%。
主持人语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成为了作业帮手。AI深度融入高校的趋势难以阻挡,促使AI技术与大学生“双向奔赴”才是正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坚持学术伦理的底线,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
青年说
大学生习惯“有问题找AI”反映出AI工具的便利与智能,但AI并非“万能钥匙”,只有提升数字素养、科学使用,才能事半功倍。
目前一些大学生习惯大事小事都问AI,这就陷入了过度依赖新技术的误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意识到使用AI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遇到困惑时首先应自主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寻求AI的帮助。此外,大学生应主动提升正确认知和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结合具体的学习和工作需求,评估不同工具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合理选择和使用AI工具。面对AI生成的内容,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对话”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需要批判性地采用,结合传统搜索引擎和信息检索策略进行多源验证,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AI。
AI使用不是私事,正确引导方可持续。万物互联时代,AI工具的使用不仅是个人行为,还关乎整个社会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使用AI工具需要具备基本的数字素养,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通过打造数字“金课”、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
AI使用要加强治理。要从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伦理准则等多个方面入手,完善AI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公众的认知和理解,共同推动AI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有序落地。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AI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弥补AI技术的不足,提高AI技术的可用性、易用性与安全性,尤其需要针对教育领域创建增强大模型,探索突破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总之,AI工具有利有弊,要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关键在于使用者数字素养的提高。我们应保持对新技术的开放和接纳态度,同时也要有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化时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个人、社会、技术的共同进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