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一体”聚合力 着力培育“新农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牧业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于2021年入选国家教育部门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基地立足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培育“新农人”的目标,开发、优化虚拟仿真资源体系,构建了“一平台四中心”格局,与真实实训室有效融合,打造了“教、学、考、评、练、研、创、赛、展、服”“十位一体”、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基地服务区域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赋能辽宁及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产业升级。

    虚实结合,打造面向现代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智慧教育体系

    遵循“能实不虚”的原则,直击现代畜牧业行业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生物安全风险高、疾病过程难以再现等问题,建立现代畜牧业虚拟仿真创新应用联盟,“校行企”全面协同,从产业链、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入手,引入行业新标准、新工艺,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执业兽医师与技能大赛关键技能,合理利用VR、AR、MR、多人协同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创建一整套行业用得上、人才靠得住、教学实训用得转的“岗课赛证”融通资源体系。在现代牧业人才培养中打通了融“理论认识+虚拟训练+技能训练”为一体的教学和实训有效路径,形成了“互联网+教学”的智慧教育体系。

    融入“智慧校园”,打造“共通共享”的现代牧业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共享管理平台,数据采集覆盖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全环节,可全过程追溯,能够提供全面、实时、精要、直观的分析视图和课堂动态督导,可与国家教学资源库系统、国家“1+X”证书系统、国家学分银行系统互联,最终实现优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学生技能考评结果、学生所获实训课程学分在全国范围的衔接、共享、互认。

    模式创新,推动“三个融合”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改革

    遵循“虚实结合、虚实互补”的原则,构建和推动“产业发展与教学内容融合、真实岗位与实训课堂融合、虚拟仿真资源与实训教学项目融合”“三个融合”的教学改革,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室+专业实训室,形成从“认知→体验→实操→应用→创新”层层递进的教学改革思路,充分开展专业教学实训培训。通过教学管理平台实时反馈教学成效,推动“三教”改革,进行课堂革命,打造“虚实结合”的活力课堂。同时还向校内其他专业群辐射示范,已有4个专业群开发虚拟仿真资源并开展教学改革,获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5门、辽宁省虚拟仿真实训项目9项。

    产教融合,打造“新农人”培养高地

    立足“新农人”培育,坚持“协同互通”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群培养目标,重构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企业行业技术标准、流程规范,建设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资源,构建“虚实结合”的综合实训体系,着力为现代畜牧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培养了大量能够扎实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达89%,学生在国家“双创”大赛、技能大赛中获奖30余项,就业竞争力指数稳居同类院校首位。

    依托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开展“3+2”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教、学、考、评、练、研、创、赛、展、服”“十位一体”的协同功能和示范样板作用,将资源辐射省内多家中职学校开放和共享,建设经验辐射省内外60余所中高职院校,辽宁职业学院、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院校纷纷来院学习交流。

    协同发展,培育高素质信息化教学团队

    通过外引内培、建章立制,打造一支集“思政、专业、信息、行业”于一体的结构化师资团队,依托基地的“云渲染”虚拟仿真开发引擎,积极开展研创工作。团队获得辽宁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并培育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级教学名师、全国农业职教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等突出代表。近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奖项43项,包括一等奖多项;主持国家虚拟仿真科研课题1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获批多项知识产权。

    服务乡村振兴,开放共享发挥示范效能

    构建数字化建设协作运行机制,形成围绕数字化协同建设的产教协作组织,整合省级动物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蛋鸡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省级平台资源优势,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坚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获批省级及以上研究项目30余项,获省级科研成果20余项,获批国家专利、知识产权百余项。发挥共享价值,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1.3万余人日,引领示范效能凸显。

    (刘衍芬 俞美子 吉尚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