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培养优秀本科人才
2021年国家教育部门启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旨在督促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把好毕业出口质量关。毕业论文抽检制度及相应措施是挑战,也是机遇。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以此为契机,制定了质量凸显导向,构筑了长效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将服务国家人才战略落到实处。本文系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需求引领,产学协同,跨界融合’——迈向新文科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Z2021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体驱动
质量提升之源
毕业论文(设计)能够综合展示和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其完成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毕业论文的领路人,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双赢的效果。在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上,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不断积累指导经验,同时学校、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等也要实现协调联动,共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主体责任意识。
首先,提前规划,开展动员。让师生充分认识到坚持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对高校、专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毕业论文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其次,严格选题,通过开题答辩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也便于导师掌握学生对选题现状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再其次,强化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鼓励本科生提前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实战训练,既可以为毕业论文选题提供参考,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有机融合。加强源头建设,强化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机制,才能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战略。
“思—学—用”贯通式培养
质量提升之枢
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基础学科知识不扎实、理论深度与综合能力欠缺、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是影响论文质量的深层原因。为此学院建立“思—学—用”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以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为抓手,向日常管理要质量,注重人才过程培养。
“思”是指以课程思政为纲,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思辨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是指以学科知识为体,引导学生发现专业领域有意义的研究问题,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论证;“用”是指以运用实践为本,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实际问题。“思—学—用”四年贯通式培养模式在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强化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引导,三者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最终体现在高质量毕业论文出口上,实现育人目标。
一是全课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发课堂资源,倡导探究式学习,在不同阶段分别设置研究性学习、学科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实习调研等,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二是贯彻源头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等实践课程的学分占比,培养学生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分析决策等能力,科学建构不同阶段的思辨及写作技能训练,环环相扣又各有侧重。三是以学科竞赛为推手,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或参与各类创新项目,积极备赛,使学生从竞赛中获得灵感,拓宽选题范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鼓励指导教师大胆探索,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积累指导经验,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同时,积极开展学科交叉式国际交换留学项目,不断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形式多元化
质量提升之道
以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国家教育部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要求,明确指出,“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毕业论文形式提供了空间。
一是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发展中分析问题,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选题空间,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二是积极推进校企政产联合指导路径,校企合作方向强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以实战项目为依托开展选题,连接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与社区共建,将真实案例引入毕业论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逐步形成共建学科与专业的趋势;与校内其他专业联合设计,科学有效推进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发展模式。三是提高论文选题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关注社会需求,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经过努力,学院毕业论文选题90%以上来自社会实践,大多数论文围绕社会问题、对策、调查等展开。
闭环式过程评价
质量提升之本
系统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改观。由阶段性到全过程、由短期“应试”到常态长效的全面保障,强化“评价—反馈—改进—提升”闭环式管理。教师自觉完善指导方法、回归育人初心,学生主动配合教师指导、提升论文质量,培育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为全面提升论文质量持续提供内驱动力。本科论文的写作过程尽管只有三个月左右,但是前期的准备阶段包括查阅资料、选题、开题报告、撰写提纲、调查、分析材料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与论文质量密切相关。
为此,一是建立导师责任制,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同时明确指导责任与指导投入,与绩效评价等制度建立关联,激励教师回归教育初心,做好指导工作。二是规范指导流程及评价标准,从毕业论文准备阶段开始,细化要求,对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送审、答辩、辩后修改等环节加强管理,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与评分标准。三是协同合作,各部门建立内部的闭环式抽检机制,变被动为主动,消除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泡沫。
青岛理工大学近年来坚持建设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师生的成果产出意识不断提升,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在全国各创新大赛中屡获奖项。今后,青岛理工大学将继续优化质量提升机制,挖掘学生主动探索、求真、创新的潜力,拓宽人才培养的出口路径,不断将人才培养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王星 巩湘红 冯志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