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联动 多元共治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这里南临长江浩浩荡荡、东濒黄海泱泱漭漭;这里自古钟灵毓秀,是一片崇文重教、人文荟萃的热土,有“教育之乡”的美誉;这里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一代儒商”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以强毅之力行其志”,开启了城市现代化的历程。这里就是江苏省南通市。
在这片江海浩渺相接之地,有一所坚守张謇先生的航海教育理念,以“自勉自奋 祈通中西”为校训,紧密服务航运业发展的特色高校——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航运学院”)。
传承航院精神 激活育人磁场
江苏航运学院的办校史可谓一部奋斗史。新中国百废俱兴,水运事业发展刻不容缓,以老校长褚春光为代表的第一代航院人,面对资源极度匮乏的困难,徒手拓荒,垒砖建校,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20世纪60年代,全校师生半工半读,为学校谋生存;80年代,毕业生带着鲜明独特的航院印记,在改革开放外向经济的海洋中乘风破浪;90年代,教改攻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人才培养创新敢为人先、勇攀高峰,一跃成为全国重点中专;2000年开办高等职业教育,而后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首批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进入新时代,江苏航运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水为脉、向洋而兴,德济四海、船耀五洲”的使命愿景,秉承“同舟共济、勇立潮头”的航院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海洋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设置专业,以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输送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体、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为两翼,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学校拥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点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9个、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
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重要决策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大要求,主动适应综合交通运输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南通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四个坚持”,聚焦“四联四促”,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有效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坚持党建领航 构筑党建品牌
学校坚持党建领航,聚焦党建共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打造了一批校企深度融合党建共建品牌,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在实践中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与南通市船舶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联动,牵头成立了“江海红帆”产教融合党建联盟,为地方船舶海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打造“红色引擎”;与中远海运船员上海分公司共建“两站两室”平台,共筑红色战斗堡垒;与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共建企业文化墙,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与南通海事主管部门共建“管理级船员培训班党支部”,让“党建红”点燃“航海蓝”;与南通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缔结红色纽带,共育南通轨道交通运营人才。获评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各1个。
丰富产教模式 赋能多元活力
坚持校企互融促共同体,撬动产教融合增长点。学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联合94所(家)国内外航海职业院校、航运企业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牵头成立全国航海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和航海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合力。立足学校优势专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线发展,与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新加坡海员联合会建立了全国首个“跨境校企共同体”——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向国外同类院校输出中国航海职教方案。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深入贯彻“一体两翼、五重点”的部署要求,联合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等34家成员单位,牵头成立港口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三方牵头,联合8个政府部门、南通地区17所大中专院校、262家船舶海工企业及23家科研机构成立了市域船舶与海工装备产教联合体,实现航海、造船、港口“三轮驱动”,助力港口与航运业发展,服务江苏及长三角地区船舶海工企业发展,服务“水运江苏”“海洋强国”建设。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以“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多方协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成立学校理事会及相关工作委员会、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资源共享、协作服务、文化交融的产教融合新生态,并建有海顺产业学院、宜航产业学院、轨道交通产业学院、智慧港口产业学院、京东产业学院、三基智造产业学院、中天产业学院,实现了校企内外联动、双元育人。联合国内外“两校两企一会”在印度尼西亚共建“郑和航海学院”,与中远海运集团等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海事服务中心,在缅甸、肯尼亚等国家开办海外办学点,联合开展留学生培养和海员培训,创新“跨境”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办学实践项目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4所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开辟海上运输、海工装备制造等专业的海外升学和游学渠道;为东盟国家制定“首批高等职业学院国际学生培养标准”2项,连续三年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获评江苏省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高质量发展A类院校。
聚焦办学能力 激发融合动能
聚焦产业需求,专业建设实现新跨越。学校紧跟产业发展布局,优化专业(群)设置,打造“1+4+7”“国家—省级—校级”专业群,牵头制定5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和3项高职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建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1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59门,对外开放课程、SPOC、慕课146门。牵头完成国家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建设5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统筹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37个,获评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建成国家实训基地7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建有近300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海澜之舟”“长阳门”“长春门”3条生产性教学实习船;校企共建特色教材,积极开展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评国家规划教材28部、省重点教材29部。
聚焦师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新亮点。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在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43个,在学校设置技能大师工作室11个,“双师型”教师占比近80%。聘请26名企业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并获省级认定。聚焦科技攻关,社会服务成效实现新突破。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组织教师参与大国重器制造、南北极科考、沿海风电场等一大批国家重点海洋工程项目,承担横向技术服务511项,合同经费7800多万元,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评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立足交通运输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年均培训规模2.6万人次,获批国家师培示范项目、重点海洋工程项目各6项,多次获得在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和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对口支援新疆、云南、贵州、青海等地职业学校建设,1人获评全国职业院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育人成效
学校对标新时代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航海类、港口类、船舶类等专业创新实施“双向四段”“虚实交替”“三层六段、厂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联合推进“航海家”现代学徒制培养,开设订单班,为企业“量身定制”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以赛促训,建立“国家—省级—校级”三级技能大赛培育机制和竞赛体系,各类国家竞赛成绩不断取得突破。学生代表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各类荣誉30多项。
校企联动打造航海技术人才“招生—培养—就业”直通车项目,实现了“稳规模、提质量、调结构、强特色”的招生总目标。全面推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始终较高,航海类毕业生上船签约率超过87%,有效填补了海洋与航运强国建设人才需求的空缺,实现企业需求侧与学校供给侧精准对接。获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1项,连续4年获评江苏省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面向未来,学校将坚守航院人向海而生、向海图强的伟大抱负,导引学生“航运成才”“海工成才”“交通成才”的人生航向,实现个人成才目标和国家发展需要相契合。
立足新阶段,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学习贯彻江苏省建设更具特色“水运江苏”、南通市建设海洋强市行动方案等重要部署,打造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开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局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高质量服务南通船舶与海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支柱产业发展、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和“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建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