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助教师远行 阅读让课堂辽阔
朱永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 ②《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
龚春蕾 徐瑾劼/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③《如何阅读西方经典》
[美]苏珊·怀斯·鲍尔/著
孙大强 关颖/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④《教育中的直觉》[美]内尔·诺丁斯 [美]保罗·J.肖尔/著梁明月 王慧/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⑤《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杨苡口述自传》杨苡/口述 余斌/撰写 译林出版社 ⑥《小虫子》庞余亮 /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研究书系》(第一辑)王英杰 刘宝存/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⑧《挑战完美主义: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心理指导手册》 [英]唐·斯塔利/著 成琳 林磊 谌誉 何诗雯/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⑨《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 郭华 等/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⑩《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 王薇华 /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①
理想照亮现实,行动改变教育
黄华斌
“朱永新教授20年前提出‘理想课堂’的美好愿景,松滋实小通过具体生动的校本化实践做出了‘答卷’,但是,我们如何在20年后的新语境下提炼出新教育实验行动‘理想课堂’美好模样的学校表达?”12月14日下午,松滋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启平在陪同荆州市教育局调研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工作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翻开了朱永新教授的《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23年,新教育实验从一个人的“书斋梦”成为一群人的“新教育梦”,发展到今天近千万师生追求的“共同教育理想”。这是对新教育实验“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的生动注解。犹记得17年前“能否走得更远”的追问和“浮夸吹牛”的批判,我在想,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新教育实验”行稳致远,又让某些人的谬论不攻自破?唯有坚信与行动。朱永新教授曾说:“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我想,这句话应是《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这本书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教育实验最动人的力量。
《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一书,系统回答了三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重塑理想,审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高喊着“幸福”的目标,却忽略了幸福的“过程”。新教育实验通过中西合璧和古今贯通的理论建构,不仅以“完整”直指“割裂”的教育顽疾,还把“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教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元素,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从而形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使命。这一使命旨在追求“完整的人格、完整的生命、完整的育人体系、完整的教育质量”。“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教授对“新孩子”的描述,正是当下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形象诠释。
二是系统变革,推动“学校如何重构教育”。新教育实验最大的“与众不同”,表现在对学校教育的系统改造和实践创新,并进而形成具有新教育独特气质的话语体系。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教育治理和学校变革,新教育实验历经20余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个使命、两大愿景、四种价值观、三大理论基础”的理论体系、“十大行动项目”的实践体系、“五大新课程”的课程体系,构筑起教育改造和学校变革的“四梁八柱”。梳理新教育的实验进程,我们会发现,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走向与内容,与新教育实验的行动项目“不谋而合”。尤其是营造书香校园、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时代性,正是当下中国教育纵深推进的教改重点项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新教育实验?除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和实践契合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脉搏”,当下国家层面推进的各项重大教育改革要求,都能在“新教育实验”中找到答案和路径,更重要的原因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变革提供了实践的具体样本和鲜活样态,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更可以创新创造。新教育实验,在行动中探索和深耕,又在行动中提炼、完善和发展、创新。
三是创新机制,聚焦“谁来改变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键要解决好“谁来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大先生”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殷殷期盼,进一步突出了教师是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根本依靠和关键力量。只有改变教师,才能改变教育。学校选择新教育实验,是因为新教育实验致力于“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起点”推动学校变革;教师认同新教育实验,是因为“新教师三专成长模式”让教师们在“尺码相同”的空间里点燃了成长的欲望、找到了成长的价值、克服了职业的倦怠。新教育实验“职业认同+专业成长”的共同体机制,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以复制并推广的路径。
《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不只是对新教育实验20年的回顾,也是对新教育实验的观望者和质疑者的回应,还是对20年前《我的教育理想》的生动回答,更有融入新时代的“世界眼光”的远见。而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坚信,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真正成为书中所说的“智慧的运用者,智慧的创造者”。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
②
在数字时代坚守教育的本真
袁晓东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裹挟着人类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常在想: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坚守教育的本真?
毫无疑问,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关照人的幸福成长和自由发展应该是教育本真最鲜明的体现。然而,在信息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了教育的本真。举例而言,前段时间,“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又开始热门起来,各大媒体纷纷批判某些学校“课间十分钟不能出教室”的规定,援引儿童心理学的论据,怀念起二三十年前的课间活动,这些讨论引发了人们对于儿童主体地位和教育本真价值的深度思考。实际上,教育部2021年5月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但目前来看,“课间圈养”问题仍有存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此也很无奈,也在积极寻求变革的可能。
那么,在这样快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坚守教育的儿童立场?应该怎样坚守教育的本真和核心价值?
无意中翻看《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一书,其中有一段话突然吸引了我:“在21世纪,越来越多过度保护儿童的‘直升机式’父母强迫儿童做更多的事情,他们盘旋在儿童的身边,使他们免受潜在的伤害……有人担心,儿童在户外奔跑等活动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更愿意坐在电脑屏幕前。”“直升机式”父母,真是形象又风趣,这不就是现在一部分学生父母的写照吗?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偶然拿起了这本书;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这本书背后读到了一种教育改革的紧迫感。这让我认识到,诸如“课间十分钟”这样近年来才出现的问题,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其背后是对教育本真的背离。
这本书指出,当代的童年正在消逝。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就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中预言了电子媒介对儿童的极大影响,但在21世纪初迅猛发展的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加速了童年消逝的进程。“儿童理智、好奇心和敬畏感的缺失,正在掏空‘童年’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我想,学校教育的存在,正是抵制童年消逝的主要力量。在大部分学校里,我们限制儿童对个人数字设备的使用,这就阻止了他们过早地接触来源不明的信息、图片和影像而导致好奇心和敬畏感的缺失。我们教给儿童读写技能,教给他们有逻辑的思考的方法,促进了他们理智的发展。社会对“课间十分钟”的激烈讨论,正反映出我们对学校的期待:在学校里,儿童要成为儿童,他们应该释放天性,而不是被迫静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