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为师:这些童书为何受青睐
郑欣淼/主编
李想/著 孙平 刘正南/绘
北京出版社 《大海上的脚印》
王棵/著
明天出版社 “儿童哲学思维培养图画书”(共5册)
[法]安娜·拉拉纳 [意]希亚拉·帕斯托利尼/著
[法]梯也里·马恩/绘 袁筱一/译
接力出版社 《十个月的奇迹》
[美]罗布·布耶/著 徐海燕/译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院士解锁中国科技”丛书
中国编辑学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我的原野盛宴》(博物版)
张炜/著
青岛出版社 《叶子里的春》
金波/文 朱成梁/图
中国和平出版社 《雨靴带我去流浪》
[英]迈克尔·莫波格
[英]克莱尔·莫波格/著
[英]奥莉维娅·洛门尼奇·吉尔/绘
晨光出版社 《紫云英合唱团》
吴洲星/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思考世界的孩子》
[法]阿内-索菲·希拉尔
[法]格温尼拉·布莱/著
[法]帕斯卡尔·勒梅特尔/绘
中信出版集团
《穿越北京中轴线》
郑欣淼/主编
李想/著 孙平 刘正南/绘
北京出版社
如果你没有去过北京,那么先读读这本《穿越北京中轴线》吧,它将成为你游北京的向导!如果你曾经去过北京,也读读这本《穿越北京中轴线》吧,它会帮助你了解首都北京的“前世今生”,欣赏北京建筑艺术之美,还能感受到北京的人间烟火气!
这本书以绘本的形式为读者普及关于北京中轴线的人文历史知识,书中的文字活泼有趣,手绘插图色彩淡雅,细节精致。
“旧时光里的北京城”是这样开篇的:“北京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余年建都史。数千年来,这座古城历经几次沉浮之后,终于在元代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首次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登上历史舞台。经过七百余年的建设,北京成了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无可比拟的明珠。”如此轻快活泼的文字,谁不会被吸引呢?说到文字的趣味,不得不提到书中的雨燕,听它们聊天,是很有意思的。
“你听说过‘推出午门斩首’吗?这里还是刑场啊,真可怕!”
“那是讹传,皇帝是不会在家门口杀人的。不过明代曾在午门外用‘杖责’来处罚臣子。”
你是不是被如此有趣的对话吸引了呢?吸引你眼球的还有书中百余幅手绘的水彩画,这一幅幅图画再现了永定门的沧桑巨变、前门大街的市井百态、紫禁城的威武庄严……这一幅幅色彩淡雅、细节精致的水彩画,将北京城恢弘壮美的场景鲜活生动地展现在你眼前!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特级教师 顾文艳)
《大海上的脚印》
王棵/著
明天出版社
阅读的力量是让小读者在书中找到人生榜样,然后,按照榜样的样子去成长。《大海上的脚印》一定能满足小读者的期待,让读者不自觉地跟着书中的七上和本科经历成长,跟着他们体验生活,思考人生,也会为自己的未来规划方向。
大海,是很多孩子向往的地方,浩瀚、宽广又充满力量。作者把故事的场景放在“海上”,能吸引孩子们关注的目光,跟着七上和本科经历与大海的“较量”。“七上赌气地甩开了这个人的手,摸索着抓住了船舷,让自己站了起来,又继续紧紧把船舷抓着,不敢松手。仿佛为了印证他的孱弱,风变得更强劲了,即便他两只手都抓住船舷,也依然站不太稳。他心里那个气啊,气自己这么没用……”
这样较量的结果,是小主人公的“成长”,从身体的强壮到心灵的成长。“虽然没有难度,七上还是获得了一种战胜自我的喜悦。他沉浸在这种喜悦中,对自我挑战这件事情本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大海的洗礼,七上获得了成长,小读者跟着七上,也进行了海上生活的模拟训练,想必也会获得个人成长的力量。
“浪涛里,一个男孩正在自由自在、尽情地嬉戏。那个男孩正是他自己。”从拘谨的蹒跚学步到自由自在的嬉戏,能够看出在大海上行进的足迹。书的结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也会想象到很多小读者的成长,从对大海的陌生到熟悉,从懵懂的生活到思考人生应该如何度过,并且勇敢地去面对自我。
“儿童哲学思维培养图画书”(共5册)
[法]安娜·拉拉纳 [意]希亚拉·帕斯托利尼/著
[法]梯也里·马恩/绘 袁筱一/译
接力出版社
十多年前,我在《参考消息》上读到一篇关于“法国从幼儿园开始设哲学课”的文章。对此做法立即怀疑其科学性,因为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学会这么高深的学科内容,而我们的中学都没有开设哲学课呢!怀疑,让我阅读起法国的幼儿园、小学的哲学课程。就这样,十多年间,我以中外300多本儿童哲学类书,建立起了儿童哲学课程并与小学生共读好多年,事实证明,小学生可以玩转哲学。
法国安娜·拉拉纳等著的“儿童哲学思维培养图画书”(《爱与爱也不同吗?》《什么是死亡?》《我们可以撒谎吗?》《长高就是成长吗?》《怎么样才算公平?》)又为我的这一课程增添了一套书。“哲学是从惊讶开始的”,读这五册书,你一定会有很多惊讶!“哲学就是爱智慧”,五个问题都是大问题,里面各自都有若干个问题,而每个问题都值得探讨并且必须共同思考才会有多元化答案,而这些答案都是智慧的化身。
“哲学就是爱思考,就是对身边事物的思考”。爱、死亡、撒谎、长高、公平等,哪个不是身边事?如果不让孩子早早地思考,他们的未来就很容易缺少自信,面对人生中的一个个问题,很有可能因为缺少深度性思考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像创意、创新也有可能逐渐远离他们。因为法国人在幼儿园、小学开设哲学课的理由,就是把自信力、思考力、创造力等尽早地还给孩子,而儿童哲学课程的实施,一定是从一本本图画书开始的,带着孩子阅读大量儿童哲学类图画书,与他们共同思考身边的这些事,让我们的学生也能从小拥有哲学思维。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高子阳)
《十个月的奇迹》
[美]罗布·布耶/著 徐海燕/译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十个月的奇迹》算是我读过的儿童文学作品里比较独特的一本书了,这是一本视角独特的书,同时还是一本引发思辨的书。
这本书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但它里面的“我”不止一个,而是有七个。七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身上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看人看事的视角也各不相同。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讲述着五年级开始后的生活。
见证奇迹的故事开始于来了一个新老师,他是T老师。T老师是个不太寻常的老师,通过七个孩子各自的讲述,T老师的形象从模糊慢慢变得清晰。他不严厉,也不循规蹈矩,是个比孩子们更加会“折腾”的老师。
T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吗?孩子们经常会用“好人”和“坏人”来界定他们对人类的看法。而成人则知道,世界上很难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好人”,当然,那些孩子们眼中的“坏人”也未必就没有可取之处。T老师是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但他依然不是个完美的老师。作者让这样一群不完美的人相遇在一起,大家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向着完美而努力。
T老师掌握了教育的魔法,那就是“爱与理解”。他十分关心并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倾听、包容、陪伴和信任。“爱与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魔法”,当我们掌握了这个“魔法”,我们就能点石成金,也能化险为夷。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教师和家长,通过阅读,可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爱与理解”。
(儿童文学作家、苏州大学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郭姜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