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是女教师过多造成的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冯海燕

孩子多被女性家长带大,学校教师几乎都是“娘子军”……由于普遍成长于女性行为范本为主导的环境下,部分男孩在基础教育阶段展现出内向、柔弱、胆怯等性格特点,甚至出现男生过早被边缘化的现象。不久前,新华社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多方观点认为男孩危机亟待教育补位,呼吁平衡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

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真的是学校女教师过多、男教师紧缺造成的吗?笔者以为不然。学校教师确实以女性居多,特别是幼儿园、小学,有的学校很可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只是,这种情况并非今时今日才有,其实多年前就存在了。为何以前的男孩充满阳光,现在的男孩却变得柔弱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个性形成虽与学校教育有所关联,但更多的是受家庭教育及生活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而且不少农村孩子都跟随父母到了城市生活。相应地,孩子的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无法像在农村那样和小伙伴们随时随地地亲近大自然。父母外出赚钱,老人在家管孩子,是当下很多家庭的生活模式。即便是农村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往往得不到父母的陪伴,老人出于担心,对孩子寸步不离、保护过度,一些孩子难免变得内向。

男性阳刚,女性娇弱,这是社会对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然而,自古至今,社会上不乏性格豪爽的“女汉子”,而柔弱的男性也为数不少。再者,性格本来就各有所长,无好坏之分,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内向的男孩不一定就有问题。

学校多些男教师当然不是坏事,然而学生的性格养成关键取决于环境因素,还取决于成人的教学方式,与教师性别没有必然联系。假如教师注重于孩子意志、毅力的培养,让孩子面对困难不放弃,遇到矛盾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那孩子就会慢慢变得积极与阳光。

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女性化倾向,与其埋怨学校里男教师太少女教师太多,不如反思: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缺少了自己的陪伴?身为家长,有没有为孩子做好迎难而上、积极乐观的榜样?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是否过度保护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