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选读课文的教材运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选读课文的教材运用

□金华市婺城区蒋堂小学 姚晓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建议,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选读课文”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出现,集中安排在该册教材主体内容的后面,用“▲”示意,篇目5~8篇不等。经调查统计,选读课文在整个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精读课文的比例不断减少,选读课文的比例却在不断上升。而且,选读课文并不是单独存在于教材之中的,而是与每个单元的专题紧密联系,基本上每个单元安排一篇相应的选读课文。但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选读课文在课程中常常被轻视,甚至是无视。教材的设计和利用现状有着极大的落差,这让我不禁发问:教师应该怎样教,才能让选读课文这块金子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闪闪发光呢?

一、“选”其内容,补充阅读

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舍近求远,费尽周折寻找课外资料,却忘了手边的选读课文其实就是“得来不费工夫”的现成资源。把选读内容作为精读、略读课文教学的一部分,就能实现课堂资源的有效补充。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一课的学习中,就可以实施补读教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选读课文《拉萨古城》,让学生在细读精读课文文本前走近拉萨,亲近拉萨,对这座建在世界屋脊之上的城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拉萨古城的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除此之外,单元主题学习也可以采用补读策略。

例如: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对应的是“我国的世界遗产”这一专题,专题的主体内容包括《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当我们对照本单元课文分析后,不难看出,这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人文景观方面的世界遗产,而自然遗产却未涉及。如果仅仅上完这三课就了事,学生对我国的世界遗产很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而《迷人的张家界》描绘的恰恰是自然景观方面的世界遗产。通过补充阅读,可以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可谓珠联璧合。

二、“选”其写法,比较阅读

我们说过,选读课文是与“主题单元”相配合的,使主题单元里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与精读课文在人文内涵、语言特色、选材或写法等个别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精读课文《山中访友》与选读课文《林海》就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学习完《山中访友》后,请学生自由阅读选读课文《林海》,思考这两篇课文有什么异同。一方面求“同”,带领学生选读《林海》中有关想象和联想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另一方面探“异”,“这两篇文章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就此展开全班探讨,深刻感受《山中访友》中拟人的表现手法带来的生动体验和《林海》直接描写带来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让学生领悟到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表达同一主题。

三、“选”其学法,自主阅读

人教版教材每组课文都有相应的学法,如何让学生掌握呢?教师用此单元的精读课文指导学生习得学法,用略读课文半扶半放指导学法的运用,最后用选读课文引导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阅读,实现学法的真正掌握。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是“祖国在我心中”,这组内容的学法主要是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本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基本掌握这种学习方法。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在选读课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中将这种学法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分别体会让人“气愤不已”和“精神振奋”的句子。

四、“选”其形式,实践性阅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精读、略读课文主要以讲授为主,语言实践空间比较有限。但有部分选读课文的文章形式非常适合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学生可以从阅读中学会交际、学会欣赏,孕育人文精神。

例如:二年级上册《骆驼和羊》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的方式来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在演的过程中明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这样一个道理。

五、“选”其片段,作业式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选读课文不仅能够作为教学的材料,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也可以把选读课文作为综合阅读材料,通过设计系列配套问题,要求学生熟练地查字典,独立识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通过自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独立思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及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来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

例如:《剥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主要特点是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讲了儿子与母亲比赛剥豆的故事,最后母亲得到了启示,儿子经历了一次成长。我在教学中采用作业式阅读策略,布置了以下作业习题:

1.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答: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程教材给了我们语文教师很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选读课文。但是我们不能死板地用一个教学模式一教到底,而应该倡导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利用选读课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