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育迈向智慧新生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陈蓓燕

通讯员 陆灵刚 叶赛君

准高一新生小宋今年暑假有特别的安排。

即将升入宁波效实中学的他每周都会打开学校网站,点击“银杏学院”栏目,收看里面的网络微课程。他告诉记者,在这些微课程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各门学科初高中衔接的内容,“老师的讲解清晰生动,提前学习有助于我尽快融入高中生活”。

过去5年,宁波市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主动拥抱“互联网+”,建成了智慧教育门户网站、学习平台、云平台,以及甬上云校、平安校园监控分析系统、智慧校园卡等多个智能化应用项目,致力构建教育新生态。

智慧教育,智慧在哪里

仅用了短短1分钟,就同时完成65张试卷的客观题批改;另外,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教师可随时批阅试卷,并能直接在卷面上标注错误,提醒学生注意查漏补缺。宁波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杨继林说:“自学校引入人工智能阅卷后,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还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错题统计等功能,使教师可以更精准地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智慧教育带来的便利绝不仅仅于此。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达介绍,从2012年率先开展城市层面的智慧教育课题研究,到用3年时间完成“一个门户、三大平台、五大体系”的目标,再到发布《宁波智慧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实现从‘重硬件’到‘重应用’、从关注‘物的建设’到‘人的感受’的转变”这一新要求,宁波始终将智慧教育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始终怀着以人为本的温暖情怀,矢志不渝地积极探索。

如今,随意走进宁波任何一所学校,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智慧教育气息。当学生挂着智慧校园卡走进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大门时,RFID远程感应能立即识别学生信息,瞬时完成考勤;当学生在智慧教室上课时,教师只需在平板电脑上轻轻一按,就能实现窗帘、灯具的自动开关,还能与企业工程师实时对话,让学生在教室里就能边听边看师傅讲解生产一线的每个环节;当夜幕降临,值周教师不再需要一间间教室去巡更,因为电脑系统上直接显示了每台电器的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只需用鼠标将“ON”状态改为“OFF”即可迅速关闭电源。很多信息技术专家参观后,纷纷叹为观止。

以点带面,成果很丰硕

经过5年建设,如今类似宁波职教中心这样的“智慧校园”示范校已有21所,数字化校园更达400多所,生机比达到4.5∶1,师机比达到1∶1,所有学校都实现了千兆互联,都建有校园网,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基础的高位均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市通过建立“智慧校园”评估、网络建设、校园无线网络接入、平安校园监控分析系统联网技术等一系列标准文件,避免了学校之间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信息孤岛”现象,呈现出互联互通的状态。

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张曦介绍,2014年11月,宁波启动了智慧教育试点工作,并确定两批共45个试点单位,鼓励试点单位探索可复制、有推广价值的创新项目,以点带面,起到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如慈溪市是“云桌面”项目的试点单位,探索市校两级投入分配机制,尝试以项目推动本区域硬件更新换代;宁波市实验小学则形成了基于STEAM的创客校本课程体系和创客空间系列建设标准;鄞州区实验幼儿园让学生佩戴运动手环,帮助教师有效掌握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身体状况;东恩中学建设数字化探究性实验室等专业教室,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四大技术实现师生间的多屏互动。

“公益+市场”,惠及民生

随着今年1月“甬上云淘”正式发布并上线,智慧教育应用成果开始加速释放惠民红利。这是全国首个教育资源的网络商城,也是宁波智慧教育“公益+市场”的一次尝试。在这里,通过一根网线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达全国的各个角落,有的可免费享用,有的可优惠交易,课程资源、实体图书、软件应用、创客课件等各类学习资源都可在线“淘到”。

特别是该平台中的“甬上云校”,邀请名师当主播,免费给师生们上直播课,并在线解答学生疑难困惑,使得优质资源突破了时空局限,传递到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的各个角落。常态化的直播课现在已经吸纳了一批固定用户并呈快速递升趋势,累计收看人次已突破40万,其中“镇海中学名师高考辅导课”“李惠利中学名师高考深度解析”“幼小衔接与小初衔接课”、新生入园入学“上好人生第一课”等热门课程实现了万人同听一堂课的盛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