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热捧”与“冷遇” 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亟待开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黄莉萍

离7月10日出发日越来越近,宁波市第四中学教师骆海军变得越发忙碌。“学生们也很忙,忙着做团队建设,做前期的课题研究。”骆海军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已有7年。一次次的出发与回归,这个行走的多功能复合课程的不断开发,让他带领学生行进的步伐愈发坚定和厚重。

“2016年,我们接待的学生达65.71万人次。除了来自周边地区,连北京等较远地方的学生也来绍兴研学旅行。”令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这位负责人开心的是,今年暑假伊始,亲子研学旅行又开启了“火爆”模式。

亲子研学旅行假期“开挂”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将试点几年的研学旅行在全国大面积铺开。

不少旅游界人士都把这份《意见》称为“天上掉馅饼”,砸火了一个至少有1亿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市场。

而实际上,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家长对研学旅行的需求正是这个市场爆发的真正原因。“现在的80后甚至更年轻的家长,心态更加开放,都愿意花钱用课堂之外的形式丰富孩子的成长经历。”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黄建明介绍,近年来,由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中,不少属于研学旅行的活动就特别受学生、家长的欢迎,“这是校外教育在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但我们体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对于市场,黄建明认为,家长将研学旅行的“任务”交给机构,是对旅游有了更高要求,“家长不再满足于看山、看水、看景点,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在行程中收获更多”。

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0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中,绍兴市入围。同时,该市的三味书屋、鲁迅故里还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景区到处都有青少年学生的身影。一问,回答几乎如出一辙——‘研学旅行’。”前不久,山东省潍坊综合保税区实验学校教师李汝霞到绍兴学习,慕名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参观,很快就感受到了研学旅行市场的炙热。

为抢占暑期研学游市场,绍兴市旅游部门针对亲子游市场需求,开发了绍兴古城研学游,以鲁迅故里为核心,辐射到兰亭、大禹陵、名人故居、沈园等景区。更重要的是,研学游更注重让家长与孩子通过景物与课本、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在寒暑假带着孩子出行。而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中,不少也会有旅行这一项。”一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每学期开学,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开展假期旅行分享活动,“因为要和同学们分享,孩子们的旅行也逐渐有了研学的成分”。

“研学旅行不能是说走就走的旅行。”黄建明认为,没有研学课程设计,没有同伴一起的集体生活,更没有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帮助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转化,这样的亲子游,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学校研学旅行有点“静悄悄”

前不久,记者遭遇了一次“史上最无人响应”的话题征集。

主题自然是暑期学校研学旅行。没有学校回应。

“暑期里,几乎没有什么学校愿意去‘没事找事’。”一位校长这样告诉记者。

而《意见》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要求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不光是暑期,学期中开展的研学旅行,说难听点,有些学校也是让原本就有的春秋游、综合实践活动换上研学旅行的名目。”这位校长认为,不是学校想“浑水摸鱼”,而是内容只能重复。

“中小学阶段,最有意愿开展研学旅行的应该是小学。”黄建明认为,《意见》中对各学段研学旅行地域的要求过于“低配”,建议各地教育部门制定细则时适当放宽,“在经济发达、教育领先的浙江省,平时春秋游、综合实践活动常涉及的乡土乡情,并不能满足小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

同时,表面上看只是学校组织的校外学习活动的研学旅行,实则涉及交通运输、旅游、公安、财务等多个部门。

“如果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保障机制不完善,仅靠学校‘孤军奋战’,研学旅行就只能停留在文件上。”一位校长认为,这只会使原本就顾忌出游学生人身安全的学校更趋于保守。

学校研学旅行课程有什么不一样

宁波四中开展研学旅行已有些年头了。

2011年,宁波四中独创了“文化行走”课程模式。学校每年安排2~3次外出文化考察的“行走课程”任务,坚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我们将研学旅行课程化。”骆海军是该校第一次研学旅行“楚文化行走”的带队教师,也是今年“敦煌文化行走”的课程开发教师。

宁波四中的研学旅行会有明确的研究任务。出发前,导师团队会集中学生和家长,开展预备课堂,对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布置研究性课题。这些课题是多学科教师针对考察地实际量身打造的。如今年的“敦煌文化行走”课程,骆海军和同事们就布置了“青海湖面积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长城在中国历史地位的演变”“西域边塞诗的自然环境印迹探究”等近20个课堂探究主题,“学生们可根据喜好挑两三个课题,自由组队一路探究”。

行程中并不追求大量知名景区,而是特别挖掘利于课题项目开展的地点。在“楚文化行走”中,骆海军就曾带着学生们走进荒无人烟、牛羊遍野的楚国故都废墟,听当地农民、地方志专家的精彩分析。每到一个考察地,相关带队教师带领学生或背诵经典名篇,或学唱地方民歌,或分析历史事件,或勘察地理环境。

每一次“文化行走”,学生们必进当地高校,听高校教师的专题文化讲座。“‘敦煌文化行走’,我们要带学生们进入兰州大学,不仅参观分子生态实验室、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还会听高校专家讲《‘一带一路’与甘肃》和《敦煌文化与华夏文明》两个讲座。”骆海军告诉记者,在兰州大学,他和同事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带一路”“区域环境差异”“余秋雨散文”等的专题课程。

与研学旅行过程的多彩相映衬的是,每次研学旅行进程中和后期,学生陆续提交的考察日志、考察体会、调研报告等丰富成果。“我们坚持对这些研学作业进行认真的评判、修改、整理。”该校教科室主任王洪见告诉记者,目前已正式出版两部学生成果,“还有三本在整理修订中,成熟一本出一本”。

6年来,宁波四中学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今年,该校将参与研学旅行的范围从一个实验班拓展到了全校学生。“这个暑假有三条线路,学生可自愿选择。”王洪见告诉记者,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同时,学校也通过一次次的前期课堂、测试,将一部分把研学旅行只当旅行而不进行前期研学的学生“请”出了队伍。

“研学旅行,要真正发挥研学的作用。”骆海军告诉记者,一位合格的研学旅行带队教师,必须要开发设计教材,制订安全预案,策划运作体系,与校外多部门对接。“这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课堂。每开发一次行走课程,是对教师知识素养、能力水平和意志品质的极大挑战。”骆海军说,个中的付出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但更是值得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