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能买孩子未来吗
“北京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余温还未散去,一篇“月薪三万,还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又成为朋友圈热文,引发不少人的关注与讨论。
一位母亲抱怨,暑假期间,去掉给孩子去美国游学的费用、请保姆的费用、孩子钢琴考级的费用、游泳班的费用等,3万的月薪所剩无几。对此,有人共鸣,认为这位母亲说出了不少家庭的心声;有人则批判:与其说是在抱怨,不如说是在炫富。
其实假期补课的讨论绝非新话题,每每放假之际,有关游学、夏令营、补习班的讨论总能成为家长们热议的焦点,这次也不例外,只是困惑从普通收入家庭逐渐延展至富裕家庭,并被置于睽睽目光之下,作为公共议题讨论而已。
首先,“所买即所得”这一经济学的维度未必适用于教育。对于家长来说,不能简单以金钱的投入来衡量教育的成效,也不能简单地将教育服务购买力等同于对孩子的爱。换言之,家长在教育上投入多,孩子未必收获大。
教育是极其特殊的“服务”,我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心灵打动另外一个心灵”,就是在强调教育的特殊属性。不少家长陷入“高投入、高产出”的认识误区,正是因为并没有真正了解教育的真谛,而是在物质投入过程中寻找获得感,或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来逃避本该对孩子有效陪伴的责任。
最值得警惕的是,在父母一味付出的过程中,孩子的诉求有可能是被忽视的,如孩子真正喜爱什么,孩子的意愿是什么,孩子究竟在意什么,这就直接导致了父母付出越多,孩子的压力越大、自由空间越小、快乐越少,孩子快乐越少,父母越想更多付出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教育成了“烧钱经济”,孩子“被”成为“碎钞机”,父母与孩子相处的过程距教育的本原也越来越远。人们常说,做父母是天下最没有门槛的事情,但是科学和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最考验智慧与责任的事情,正是在强调这个道理。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朋友圈中晒育娃账单,还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焦虑。正如有人以博弈论阐释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相,只有所有人都减负,大家才能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有人增负,就会让减负的人陷入被动,几番权衡利弊,绝大多数家长只能选择增负,从而陷入教育的“囚徒困境”。
真正破解这个困境,不仅需要整个社会尽快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用人观,需要更多的学校坚守科学的育人理念,更需要家长们能够坚持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一些“短期功利”,多一些“风物长宜”;少一些“妈妈以为”,多一些“孩子适合”;少一些“你看人家的孩子”,多一些“我家的孩子很棒”。
作者:赵婀娜
《人民日报》2017年8月3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