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设区市书记、局长发言摘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8-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同时就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部署。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推动高教强省战略的落地,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省各设区市书记、局长们分别作了精彩发言。本报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杭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 沈建平

这些年,杭州的民办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也看到,民办教育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对民办教育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民办中小学办学亟待规范和民办培训机构需加强监管。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要加大民办教育新政新规学习宣传,进一步形成共识。做好政策解读、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基础性工作,确保国家和省市民办教育政策措施平稳落地、有效实施。二要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妥善解决事业编制教师过多问题。实现完善扶持奖励政策和降低借用的公办事业编制教师比例两手抓。三要适时完善招生政策,大力规范招生秩序。对现有的民办中小学招生政策作进一步的调研论证,对违规通过考试和变相考试选拔招生、通过培训机构考核录取学生、违规招收挂读生、违规收费等四个方面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四要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监管,推进教育培训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以修改地方规章、加强监管力量、加强多部门协同为抓手,共同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五要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公办中小学教育质量。通过研制政策、落实责任、共建共享等方式,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推进市域范围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推动宁波高教内涵发展

□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朱 达

宁波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至今在甬高校数量已达15所,办学质量显著提高。但对照宁波经济如今的发展、“名城名都”建设的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教资源的期盼,还是非常不相适应的。为此,我们提出要切实增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担当,积极探索加快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举措,实现跨越性发展。

一要始终聚焦建设“高水平大学”这个核心,继续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国内一流应用型高校,保持中外合作大学的国内一流水准,保持高职院校的国内领先地位。二要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机遇,积极筹划打造一个“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园区,通过布局优化、机制创新、要素保障,将之打造成一个业态领先、功能领先的新型教育园区,为宁波高教内涵发展闯出一条创新之路,为全国教育领域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宁波样板,也为“文化浙江”打造崭新品牌。三要始终着眼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把牢“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关键问题,全力以赴完成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开好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推进学生成长工程和学生成才计划,全力打造站得住脚、沉得下心、拿得出活的班主任队伍、辅导员队员和学科教师队伍,构建高校全员、全域、全程育人的工作体系。

坚持“四个发展”

促进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

□温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

郑建海

如何处理好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关系,促进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温州有自己的思考。

在坚持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理念上,需要“三个正确看待”,即正确看待民办教育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正确看待民办教育对激发教育活力产生的影响,正确看待公、民办学校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了正确的理念和认识,温州为民办教育发展确立了“公办保均衡、民办供选择”的目标定位,并注重把握好公、民办教育比例,民办教育结构,民办学校准入和退出等问题,坚持优质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民办教育要在财政扶持、教师保障、学生权益等方面享受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我认为需要着力强化三个方面的政策重点。一是建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差别化政策体系,完善在财政资助、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的分类扶持机制。二是健全公共财政资助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分类扶持机制。三是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职工社会保障机制,努力打通公、民办教师流动渠道。

同时,要加强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招生行为、教师招聘工作。

弘扬“红船精神” 打造德育品牌

□嘉兴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 周建新

嘉兴市教育系统把弘扬“红船精神”作为新时期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涵,开展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从增强对红色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审视红色德育工作开展的短板、明晰红色德育的实施路径等方面打造嘉兴红色德育品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队伍、课程、基地和活动为重点,建构“四位一体”协同推进、中小幼整体发展、独具嘉兴特点和区域特色的红色德育品牌。

目前实施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几点:一是深化“红船精神”宣传学习,全面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教育活动;二是强化红色德育队伍建设,采用“校内+校外、专职+兼职”的方式,建设对“红船精神”有深刻领悟、能生动教学的红色德育队伍;三是构建红色德育课程体系,结合《可爱的嘉兴》地方教材,打造两个系列(学生和教师)、四个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红色德育地方课程体系;四是打造一批红色德育实践基地,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教育资源,并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打造一批红色德育实践基地;五是培育红色德育经典活动项目,结合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注重培育一批在市域有影响力的经典红色德育活动项目。

聚焦实现教育现代化

打造教育发展新高地

□湖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潘 音

湖州市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核心目标,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全市各县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创建率先实现“满堂红”,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和特殊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安吉游戏”模式深入推广,全市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区创建率已达60%。

当前,湖州正处在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攻坚阶段。面临办学条件提升显现高位瓶颈、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凸显供需矛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全新挑战等问题,我们正从突出统筹谋划、强化督查监测、注重内涵建设等方面努力打造湖州教育品牌,全面推动湖州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但要完成工作目标,仍有许多难题要解,需要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建议省教育厅推动省政府召开一次由地方党委、政府一把手参加的省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创建信心,明确创建任务,确保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如期完成;尽快建立良性的教师流动机制,避免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对优秀教育人才的无序竞争;进一步完善监测指标,具体内容可以随着改革发展的进程而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教育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紧盯目标

拉高标杆 补齐短板

□绍兴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 贺晓敏

“十三五”期间,绍兴市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现代教育强市”,通过县域、乡镇、学校三个层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以问题为导向补齐发展中的短板,整体提升绍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各项创建工作力度,抓实现代化学校和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城乡生均教育事业费比例”“人均教育经费投入”这两个指标的绝对值和增长率。三是进一步做好大班额消除工作,在学校规划建设上适度超前谋划;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优化城乡师资配备;在招生政策上消除不合理的生源流动;在教师待遇上留住农村(山区)的优秀教师。四是从规划建设、政策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

建议加大省政府对地方政府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的考核力度;争取其他省级部门的支持,联合出台有关政策,为市、县教育部门推进教育现代化创造条件;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能够采取“一地一策”模式;适当调整评估指标要求,尤其针对达成率较低的部分指标;加大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宣传力度,取得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理解、配合。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努力提升都市区软实力

□金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志坚

2017年是深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金华市加快打造全省第四大现代化都市区的关键时期,如何解决现代教育理念不强、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学前教育发展不足、职成教育管理机制不顺、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和困难,如何为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提供强大人才和智力支撑,是当前和今后全市教育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今后全市教育工作主要目标是: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元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到2020年,全市9个县(市、区)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到2030年全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升建设“学在金华”。我们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研究制订第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规范学校办学,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市。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以金义科创廊道为主轴,打造浙中高教园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联盟、专业教学委员会的功能,鼓励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共创省级品牌实训基地。

探索解决学生托管难

提升教育满意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