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遇见都独一无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8-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项勇义

初次遇见作者,是在临安市太湖源镇的杨岭中心学校,在《小学生时代》小记者站基地成立的授牌仪式上。据同事介绍,章菊英老师原在临安有名的石镜小学任教,最近交流到这所山区学校担任副校长。

在我遇见她之前,她早就遇见了《小学生时代》杂志,还担任过石镜小记者站的辅导员,这次又为成立乡村学校小记者站牵线搭桥,忙里忙外。为了工作方便,那天我们加了微信,再次遇见是在微信里,偶尔还为彼此所晒的文字图片点赞。

第三次遇见,则是在她的作品里。读她的作品就仿佛和她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章菊英把她的文集定名为《遇见》,大概有随人生之缘而遇,随人生之缘而作的意思吧,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人生“如你从路的这头走过会遇见这个人,从路的那端走过会遇见那个人一般,不是你自己所能够决定的,自己所能够决定的是遇见的心情与心态”。应邀为章菊英的作品集写序,也算是遇见的一种。

章菊英的文笔清丽,情感温婉细腻,读起来很惬意,尤其是她的散文,多为信手拈来,生活百事皆成文章。从童年的趣闻,到青春的追忆,到中年的感悟;从女性的关切,到诗书人生;从情感,到人伦,到生死终极的思索;从相夫教子到侍奉长辈,从婆媳关系到家长里短;从衣食住行到花鸟虫鱼;从校园里、厅堂里的雅事,到厨房间的俗事……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展现着人性的美,当然也有困惑和迷茫。

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在文中能读出作者的随性,读出她的真性情。有“花儿萎缩遁入泥土”的感伤,有远行时按捺不住的兴奋和欣喜,有初学开车时的窘迫,还有购买机票遭人忽悠的愠怒,等等,或悲或喜,或抑或扬,或动或静,没有掩饰。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茶禅一味,随性最好。”

在文中也能读出作者对人生的独到感悟。比如“花期一季,凭啥就不能热烈些,热情些”,又如“只是有的时候,生活得太用力,反而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器”,这看似矛盾的体悟,实为生活的情境不同所致,性由境生,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法吧。再比如,她还说:“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和伤悲,就是那两条铁轨,在我身后紧紧相随。”

诗言志,诗抒情,作者在篇数不多的诗歌中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她在诗中提出了“我是谁”的追问:“清风朗月里的一丝气息,繁花嫩叶里的一滴露珠。”

那些小说当然是虚构的,大多反映的是主人公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和现实生活一地鸡毛的无奈,但有些篇幅里能读得出作者的经历。

一花一世界。每个人来到世界上,或多或少,总会留下一些痕迹。每个人已经走过的路,都是一段记忆。这些痕迹、这些记忆,大多会在岁月的河流中淹没,消失。写作,用文字记录,是重现这些痕迹和记忆的最好方法。

哲学家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见到同一座桥,两次经过同一条街,两次遇到同一个人,两次看到同一个太阳,因为河里的水是流动的,因为桥上的风景在改变,因为街上的行人在变换,因为时光在流逝。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次的遇见都独一无二,每一次的遇见都值得珍惜,每一次的遇见都值得记录和追忆。在司空见惯的日子里,在最为平常不过的普通人的生活中,总有那些永恒的东西。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提炼、记录和表达那些永恒的东西,这大概就是艺术品,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价值所在吧。

章菊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写作并不是她一定要做的工作,在现在这样一个功利的时代,章菊英以她的兴趣和勤奋,在业余时间,在日积月累中,完成了《遇见》这样一册文集,令人敬佩,值得祝贺。期望章菊英的《遇见》能与更多的读者遇见,也期待在《遇见》之后,能遇见章菊英更多的作品。

(本文系作者为《遇见》一书所作序言)

书  名:《遇见》

作  者:章菊英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