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是教育延展也是文化传承
□戴先任
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日前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将传统文化立体而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但进入现代社会,“繁华似锦”的戏曲变成了“破落户”,浮躁的人们越来越失去了欣赏高雅艺术的耐心与能力,对于戏曲的传承与推广,也出现了严重“断代”现象。
此次四部门联合出台意见,推动戏曲进校园的举措值得肯定。让学生从小就有机会耳濡目染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这是开展中华传统美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推进戏曲进校园,既是教育延展,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让戏曲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将已有的戏曲节目搬到学校,而是要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的戏曲节目;要促进学校建立各种戏曲兴趣小组、戏曲传承基地等。推进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变成一种强制推广,甚至把戏曲又变成一种应试教育。
因此,戏曲进校园需要更多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接受与爱上戏曲,寓教于乐,让学生从戏曲中感受到乐趣,从戏曲中学习到更多为人处世的知识,能够从戏曲中一探传统文化的奥秘。如生、旦、净、丑等多种表演角色,唱、念、做、打等综合表演手段,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于一体的表演形式,都应让学生有所了解。而非满足于打造几个表演节目,在舞台上热闹一时。
戏曲进校园要以所有学生为对象,而非给少数学生创造机会。对每所学校来说,应力争让所有学生都与戏曲结缘,要么能欣赏到多场戏曲演出,要么能参与戏曲学习与排练,让大家都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然而一些学校的戏曲进校园,往往只囿于戏曲社团,参加了社团的少部分学生才有机会参与,不曾参加社团的绝大多数学生则只能置身事外,这就背离了有关部门推广戏曲教育的初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