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成为思想闪光的阵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它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是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发生的,而暗反应却是自身内化、生长的过程。同样,学生的成长也需要“光合作用”。辽沈街第二小学以“光合作用”理论为基础,以“办适合的教育,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在“集智”文化的引领下,深入探索思政一体化的实施脉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光源、能量,建立起综合的能量反应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循光而来——三个强化,确立核心地位

    党建是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和内生动力,学校将党建工作作为思想核心,抓实“三个强化”。

    一是不断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人人成为红色名片”主题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赋予教师、学生、家长以责任,确立了“人人都是思政教师”的工作模式。二是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细化在生活的点滴中,并建立了从课堂知识中感知、从实践体验中感悟的实施路径。三是不断强化文化自信的建立,建构“三大板块+六大核心素养课程体系+N项主题学科整合课程”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各类展示平台,让校园成为树立文化自信的沃土。

    逐光而遇——三个尊重,确定教育方式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理念一致,方能行稳致远。学校以生为本,倡导“三个尊重”:

    一是尊重教育规律,发挥榜样作用。通过激励、弘扬、树立榜样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带动和影响学生共同进步。比如,在引领学生共同维护校园环境时,注重发现身边的优秀学生,以随手拍的方式记录并进行全校表扬。二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自我成长。以应用体验教育思想开展思政教育,比如“玩转德育”飞行棋的设计应用、每年开展的“护蛋”行动。三是尊重思想形成规律,螺旋式发展。将程序化训练引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之中,并借助口令指导明确规则,为学生烙上红色印记,埋下红色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沐光而行——三个层次,提升校园品质

    光的本义是明亮。在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中,学校划分了三个层次:

    一是强化管理,实现人人都是领导者。学校关爱赏识每一名教师,发掘优势,树立成长型思维,使全体教师从“人人都是管理者”发展为“人人都是领导者”。二是聚合反应,实现人人都是发光者。以党支部开展的“人人争做学校名片”为主线,教师将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产生由内而外的聚变,影响并引领学生向阳而生。三是正面管教,实现生生都是追光者。学校引领教师将正面管教的方法有效应用到工作中,通过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创设环境等方式,催化学生的光反应,让学生获得营养的同时迸发出勃勃生机。

    拾光而上——三个突出,完善课程体系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语出《老子》,讲的是谦逊而不失坚定的品德态度。在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学校强调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思政课教学主渠道。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通过专题教研、专项研讨,实现专业学科的高质量,两年内获部优课2节。二是突出各学科协同育人格局。开展“思政+学科教学”融合研讨活动,全力落实课程的知识传授、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三是突出体验式德育课程体系化。以教学做合一的操作模式,建立德育课程体系,提出自我感知、自我反思、自我发现的成长模式,在学习和展示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社会公德。

    聚光而明——三个融合,盘活教材资源

    一束束微光,可以汇聚成“火炬”,熠熠生辉。学校开发校内外各类思政课程资源,并深化三个融合:

    一是师生课堂融合。将贴近生活作为思政课程的设计思路,让学习可见、可应用。如“和谐的大自然”“分享真快乐”等课程。二是多学科融合。发挥团队合力,寻找学科结合点,从多角度开展思政教育,并将“探索小学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作为研究课题,从“大思政”格局构建、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三是空间融合。从小课堂走进大课堂,走出校园,到工厂、到果园、到田间、到基地,学校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中,辽沈街第二小学将砥砺奋进,努力打造“思政队伍更加精良、思政途径不断拓宽、思政资源更加优化、思政特色更加彰显”的格局,为打造幸福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苑伟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