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让教学难点成“燃点”
思政课要取得实效,教学是关键。只有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一一排除,才能保证学生真学、真懂、真信。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分析学生学情,扭住思政课教学难点不放手,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教学模式改革,重构新型教学体系,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
真学有障碍?
——直面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
“课堂上问问题的时间不够,下课后学生还追着我问个不停。”说起思政课的受欢迎程度,该校思政课教师梁贵芳很自豪,“学生真心喜欢思政课,这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得出来。”
而就在两年前,这样喜人的现象还并未出现。“思政课理论性强,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听课反应不热烈。”梁贵芳回忆,“有的概念听不懂,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面临困难和障碍。”
深入分析学情后,学院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破解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构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梁贵芳发现,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元,对信息几乎不加分辨地相信。一些错误的信息长期影响部分学生的认知,导致他们不喜欢思政课。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梁贵芳开始发力。
她直面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给能提出真问题的学生加分。这个做法一下子在学生中间炸开了锅。课堂上,学生把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把问题带给自己的困惑和感受纷纷说了出来。问题再尖锐,梁贵芳都不会批评学生,而是积极解答,课堂就这样活跃起来。
教师张伶则在作业布置上动起脑筋:学生黄海斌喜欢画画,他的作业是用美术形式来完成;刘伟擅长做课件,他的作业是用思政知识和相关资料完成课件;喜欢演讲的学生,作业是一场即兴演讲;喜欢音乐的学生,作业是演唱一首红歌;喜欢工程设计的学生,作业是围绕红色故事设计作品……
“结合学生特长特点布置个性化作业,拉近了他们与思政课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张伶说。
开展教学改革的同时,思政课教师们走进宿舍、操场和食堂,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同他们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让他们感受到思政课教师的爱,从而改变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
“改革中,所有教师都把清除学生真学遇到的障碍作为首要工作,尽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改革,思政课教师赢得了学生信任,思政课成了学生们追捧的课程。”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安妍说。
真懂有难度?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清除学生真学的障碍之后,学校的思政课改革开始聚焦让学生学得懂。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思政课教师们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再把教学体系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和实践体系,探索出了“两融四驱一核”“模块化”“实践嵌入理论”“大课小上、小课大上”等多种教学模式。
教师闻静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分为四个部分,调整教学进度进行专题化讲授。在讲授教材内容之前,她设计了“走近伟人毛泽东”“1921—1949大事件”两个专题,通过各种史料和故事,让学生对毛泽东本人有充分了解,感受毛泽东的思想和魅力。闻静重构授课流程,每次专题化教学前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每上两周课程后专门拿出一周时间让学生就所学内容开展实践。四个专题依次进行,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的力量。这样的改革让教师的讲授适应学生的认知,实现师生信息对称,学生更容易接受。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胡晓晴没有让学生硬学理论,而是通过“两融四驱一核”模式开展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担当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实践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驱动性探索、驱动性互动、驱动性演绎、驱动性评价,落实一个核心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现在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生活在美好富裕的社会,对过去共产党艰苦创业的历程缺乏深刻感受。教学中,我把影视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历史纵深感和对比感。”教师王瑛说。
梁贵芳有一本教学札记,收集了学生提出的100多个问题。课堂上,她把这些问题分别融入不同思政课的内容当中。学生一听自己提出的问题被教师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探讨,成就感油然而生,学习劲头更足了。
“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情构建个性化课堂,破解学生学不懂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学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周钰说。
真信有欠缺?
——师生双向奔赴,共同构建体验式思政育人体系
“老师,革命年代那么危险、艰难,革命先辈却留下了很多红色家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都是真的吗?”面对学生在思政课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解答不到位,就会让学生在真信上产生欠缺。
怎么办?学校探索出“四步、四结合”新型课堂模式。即情感导入,结合红色H5资源沉浸式导入;理论探讨,结合教学重点进行深入探讨;互动解惑,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回应学生疑惑;行为引领,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四步、四结合”模式,师生双向奔赴,共同构建体验式思政育人体系。
学校深入开展同伴教育,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每6—8名学生一个小组,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探索,大家一起进行。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大二学生吉恩么小英,在同伴教育活动中讲述了自己家从没有彩电到住上楼房的故事,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讨论非常热烈。“同伴之间的故事和身边发生的事学生都看在眼里,自然就真信了。”安妍说。
为了引导学生重视思政实践,学校改革思政课评价方式,开展过程性评价,把60%的评价权重放在平时,对主动探究和实践的学生给予加分。同时,思政课实行生活化、实践化授课模式,鼓励学生把思政课上学到的内容用起来,让思政课内容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陪伴学生一生。
“学校党委着力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搭建‘学习、指导、比赛、研修、师徒结对’一体化平台,强化教师的问题导向意识,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爱、助力成长的‘金课’。”学校党委书记陈梅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