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陶继新论道名校系列至六十一

  2022年9月,湖北省教育部门制发县域教联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后,仙桃市应时而动制定《教联体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并立即行动起来。

    仙桃市教育部门领导说:“此前仙桃市大力推行的共同体办学,从本质上讲,与教联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022年11月湖北省《改革简报》就刊发了仙桃市探索教育共同体办学模式的经验。仙桃市推行教联体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关经验在2023年7月召开的湖北省教联体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上作了交流。《湖北日报》、今日头条等媒体对仙桃市教联体建设工作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老百姓的口碑更是对教联体建设的肯定,他们认为此举是一项心系百姓的民心工程,也是构建优质均衡教育的必由之路。同时,仙桃市教联体建设取得的成效,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招引人才、留住人才贡献了教育力量。

    1

    建设创新与推广路径

    仙桃市的教联体分为融合型和共建型。

    融合型是以法人代表或总负责人为主的紧密型、同等化办学模式,是由多个校区融合成的“一校二区”或“一校多区”形态。管理干部和教师无障碍调配,人事、经费、教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实行一体化管理。目前,仙桃市已建立8个融合型教联体。

    共建型是由一所城区核心学校牵头,与乡村一所或若干所学校采取委托管理、集团化、名校办分校、联盟校等形式联合办学,牵头学校和其他成员学校均为独立法人。共建型教联体除了财务管理,其他要求与融合型一样,尽可能实行统一管理,包括统一办学理念、统一学校规划、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学建设、统一教研活动等。目前,仙桃市已建立20个共建型教联体。

    一、一校多区

    融合型和共建型教联体有时会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校多区情况,目前已经组建的20个教联体中,有8个是“融合型+共建型”模式。

    仙桃市第三中学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这所学校是城区的一所优质初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学校向新城区“裂变”,城区形成沔阳大道校区、元泰校区、风和日丽校区三个校区。教联体建设之后,仙桃市教育部门对仙桃市第三中学委以重任,将部分乡镇初中纳入其教联体。仙桃市沙湖初级中学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湖区之中,教育教学质量欠佳,全校有236名学生;仙桃市彭场中学虽然位于经济较好的彭场镇,可由于缺少优秀师资,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生源流失愈演愈烈;另外还有仙桃市长埫口镇初级中学、杨林尾中学也存在类似情况。在纳入仙桃市第三中学教联体后,仙桃市第三中学主动担起舍我其谁的义务与责任,对教联体成员学校不遗余力地帮扶。

    仙桃市第二中学也是一所优质学校,城区有长虹路校区、钱沟路校区、和平校区三个校区。既有融合型校区,也有共建型学校,三个偏远乡镇所辖初中被纳入其教联体:一是郑场镇郑场初级中学,在校生106人;二是毛嘴初级中学,在校生566人;三是剅河镇谢场初级中学和剅河初级中学,两校在校生总计928人。

    沔阳小学在原仙桃市第五中学旧校址基础上改建而成,即黄金大道校区。为了扩充学位,沔阳小学将相对薄弱的沙嘴小学兼并改建成沔阳小学分校区,即前通路校区;同时在饮食文化比较集中的商业街新建沔街校区,形成现在的“一校三区”。

    仙桃市第二实验小学现在也有两个校区,一个是老校区复州花园校区,另一个是新建的大洪校区。

    教联体建设是仙桃市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心系教育全力推进的民生工程。不管是城区的薄弱学校,还是偏远的乡村学校,都全力将其办成优质学校,以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从本质上说,“一校多区”是烙印着仙桃特色的一种新型教联体形式。这种模式既有利于老校区品牌继承,同时也可以把新学校带“活”,进而缩短新学校独立快速发展周期。

    二、分批带动

    仙桃市的教联体规划无疑是一个宏大的工程,现在20个教联体已经构建,且覆盖了包括全部乡村学校在内的101所学校。不过,在短期之内高质量地完成这个任务并非易事,因为大量教师的上挂下派,不管是城区学校还是乡村学校,都有着很大的困难。所以,仙桃市教育部门计划用三年时间,由这20个牵头名校分期分批带动相应学校的发展。这样到2025年,仙桃市农村学校在办学质量上才能跻身城区优质学校之列。

    仙桃市第二中学在2023年重点发展郑场初中并取得理想效果之后,2024年将重点培养毛嘴初中,2025年计划发展剅河镇的两个初中。如此安排,不但不会让上挂下派的教师过于集中,而且前期培养起来的学校已具备孵化功能,比如把郑场初中培养壮大后,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已经成了乡镇学校的第二批牵头学校。

    这种分批带动的模式,让教联体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而又成效显著。2024年底,仙桃市教联体覆盖面将达到全部,提前一年完成湖北省教育部门下达的任务。

    上级管理部门对仙桃市的教联体建设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模式的改革创新上,更要聚焦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仙桃市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2

    教师队伍共用共管

    城乡干部教师的交流非常重要,可是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仙桃市不断探索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一、招聘教师兼顾城乡

    近两三年以来,仙桃市每年招聘四五百名新教师。同时,对新教师的去向作了明文规定,招聘到城区的新教师需要到乡村支教一年,为乡村学校增添活力,带去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招聘到乡村的新教师,则要到城区跟岗学习一年。如此招聘教师,既公正公平,又合情合理,有利于引导教师扎根教育和持续发展。

    二、遴选乡村教师进城

    自2022年开始,仙桃市教育部门规定,凡在乡村工作五至六年的教师,可以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统一考试遴选进城,此举打破了城乡教师流动瓶颈。第一年,已有190名乡村优秀教师遴选进城。目前,绝大多数乡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待扬鞭自奋蹄,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三、设置上挂下派比例

    仙桃市教育部门规定,每年城区校长、干部和教师到乡村支教的比例不少于5%,这有利于缓解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乡村音体美等紧缺学科难以开齐开足开好的问题。

    据仙桃市教育部门有关领导介绍,这项规定实施一年来,城区学校下乡支教的人数比例均不低于10%,仙桃市支教教师已达450人次之多;而且,这些教师全是有教育情怀且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他们不仅承担起了相应的学科教学任务,还将其宝贵的教学经验分享出来,培养了大量的教师,让乡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有了城区优质学校同样的水平。

    仙桃市教育部门对下派教师在评先表模、职称评定、岗位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发放生活、交通补助,享受购房补贴政策。这不只是对下派教师送去的福利,更是对他们的尊重,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在乡村教学,在赢得师生敬重的同时成就自己的价值。

    乡村教师到城区跟岗锻炼人数已达到不少于5%的比例,总人数将近190人次。他们到城区上课,虽有一定心理压力,但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课堂,他们虚心听取优秀教师指导,加之有的放矢的培训,教学成效进步显著,孩子们逐渐爱上了他们的课堂。某些到乡村支教的干部,还会参与校委会管理工作,从开始的学习者到后来的出谋划策者,其管理理念、策略逐渐成熟,运用于乡村学校教育后,很快产生了可喜的效果。

    其实,如此上挂下派的还不只是人数比例的落实,更形成了一种制度,乃至升华成一种教育文化,它内化在了城乡全体教师的心里,又外化出一道又一道关心教育的精神风景。

    3

    教学教研共建共研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仙桃市教育部门构建共建共研机制,成立市级教联体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有序“下校指导”,既有深入浅出的理念指导,又有现场执教的实践操作;既有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又有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迄今为止,已有212名名师走进教联体学校。

    一、仙桃市第二中学与郑场初中、毛嘴初中、胡场镇中心小学互跟互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