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分享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分享也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品质与能力。儿童的分享行为不仅能够促进其社交技能、合作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对培养其同理心、责任感、公平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在引导孩子建立分享意识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家长和教师需要掌握科学的理念与方法,避免孩子出现被迫分享、不分享或过度分享的行为,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遵循心理规律, 赋予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
只有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在尊重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给予科学的引导,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分享意识和习惯。
首先,了解分享行为与年龄的关系。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7岁前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没有“我”的概念,更没有物权意识,即使自己手里的东西被人拿走也不会哭闹。1—2岁幼儿,对于“你的”“我的”之间的界限仍无法区分,会出现从他人手里抢夺物品的现象,此时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2—3岁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并进入物权敏感期,他们会认为“我的东西就是我的,别人是不可以碰的”。家长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分享或者“大让小”。否则,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目的,还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甚至还会增加孩子间的冲突。3—4岁幼儿开始愿意进行交换和分享。4—5岁幼儿分享的观念开始逐渐增强。5—6岁幼儿分享行为进步最显著,他们中大部分幼儿能够进行“慷慨”的分享。6岁以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分享也不再限于物品,还可以进行权利、情感等的共享。
其次,引导孩子合理分享。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有对伙伴的渴望,但因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使得其无法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带来的“自私”。我们也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孩子“不分享”的权利,不要强迫孩子分享,或者一定要求孩子“大让小”,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分享行为的发展,而且还会妨碍孩子间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影响同伴关系的建立。分享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让孩子通过心甘情愿地共享物品,激发孩子的愉悦心情,拉近孩子间的距离,建立起温暖的关系。所以,当孩子5岁后,有了对伙伴的渴望,有了合作的需要时,家长就要积极合理地引导孩子分享,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分享意识。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构建积极的家庭关系。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高的幼儿往往更容易有分享行为,而矛盾比较多的家庭,幼儿往往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同时,大人直接命令孩子去帮助他人并不会促进他们的助人行为,但父母循循善诱式的引导则可以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构建积极的亲子关系,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他才会向别人释放爱、表达爱。
教授分享技巧,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7岁前,孩子思维发展得还不成熟,也缺少分享的经验,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分享技巧。通过分享,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进而增强同理心,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产生影响,从而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更有责任感。
首先,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5岁左右开始,幼儿的模仿意识变得更强,家长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孩子的共享欲望。一是家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主动将家里好吃的、好用的东西分享给朋友、邻居等。在独生子女家庭,尤其要避免将所有“好东西”都留给孩子,使其认为自己独享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二是发挥同伴的影响作用,让孩子多与有分享习惯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向他们学习。三是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有关分享行为的故事、绘本等,让孩子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分享的乐趣和意义。
其次,引导孩子在思考中共情。共情能力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孩子与同伴交往时,家长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再教孩子具体分享的方法、规则等。比如问孩子:“宝宝你手里有两辆小汽车,点点手里一辆小汽车也没有。你想和点点一起玩,应该怎样做呢?”可以引导和鼓励孩子先思考再作决定。
再其次,教会孩子认识物品所有权。孩子与同伴的很多冲突都牵涉到物品的所有权问题,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如“这个足球是明明的,如果你想玩,要先征得明明的同意”“画笔是姑姑送你的生日礼物,以后就是属于你的物品了”。孩子正确认识物品的所有权后,就会减少与同伴因争夺物品而发生的冲突,同时还能保护孩子的物权意识,有利于其分享行为的养成。
最后,建立分享原则。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分享,可能是担心分享后的物品不再属于自己或者会被小朋友损坏。这时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建立起分享原则,让孩子明确哪些物品可以与任何人分享、哪些物品只能与好朋友分享、哪些物品不能分享。同时,告诉孩子分享原则中还包括有借有还、平等交换等内容。
激发内生动力,培养孩子的品格和社会情感
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同时,分享经历能够促进孩子关心他人和与人交往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孩子的自尊自律和积极社会情感的养成。父母或教师在看到孩子有分享行为时,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等来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从而使之内化为孩子的习惯与品格。
除了及时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还可以引导孩子对他人的分享表达感谢。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明白分享是一件令人感激的事情,可以让彼此从内心体验分享的快乐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
还要对孩子的分享给予及时接纳与反馈。比如当孩子在吃零食的时候,如果主动来和家长分享,家长最好开心地接受,并表扬孩子的大方和分享精神。家长认真对待孩子的分享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强化。相反若家长说:“我不要,你吃吧!”孩子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以后可能就不再主动分享自己的食物。
孩子的分享习惯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父母要用爱心和耐心带领和陪伴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好的分享行为和习惯,使其成长为懂礼仪、识大体、心胸宽广、与人为善的孩子。
(作者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