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育人模式 推进“以体育人”高质量发展
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以体育人、以体兴校、以体促乡”的使命担当,创新构建体育专业“三四五六”人才培养体系和大学体育“三融合四板块五达成”大课程模式,充分激发以体育人的生机与活力,为地方培养输送了近万名体育专门人才,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赋能增量,其创新理念与做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构建体育专业
“三四五六”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遵循OBE理念,强化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对标“新师范”要求,创新构建“三四五六”全方位育人体系。
“三”即“三育并重”,以思想品德教育、运动技能教育、师范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三育并重”使得育人内容逐渐精细化;“四”即“四化协同”,以“学校—地方”合作化、“教学—团学”一体化、“学—训—赛—用”体系化、“运动技能—师范素质”等评化为主要路径,“四化协同”使得育人路径逐渐具体化;“五”即“五进并举”,以进课堂系统学习、进体联拓展练习、进名校观摩见习、进基地实践教习、进社会应用操习为主要手段,“五进并举”使得育人手段逐渐科学化;“六”即“六维卓越”,以德高、善教、技强、会说、熟写、活用为终极培养目标,“六维卓越”使得育人目标逐渐显性化,充分凸显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学院创新的“三四五六”人才培养体系涵盖育人内容、路径、手段、目标的逻辑链条,四个环节节节发力、节节精彩,实现了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与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三四五六”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训—赛—用”一体化育人。学生在体育竞赛、师范生技能比赛中成绩突出,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等获得多项一、二、三等奖。参加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网球比赛、田径比赛等,获得多项冠军。有3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在校训练,达到田径国家一级运动员成绩。向重庆市体育部门输送专业运动员2名。学院学科竞赛成绩在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位居前列。
与此同时,学院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机制,通过打造“弘毅致远”读书活动、“弘毅大讲堂”系列品牌活动,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充分发挥体育专业对学校“五育”工作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学校“体教融合”揭榜挂帅重大教育教改培育项目,以大学生体育发展联合会为依托,深度开展各级体育赛事的组织、志愿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全校学生的体育素质,受益学生每年达2万多名。
此外,学院不断在社会服务中实现自我提升,聚焦“武陵山区、长江流域、乌江流域”即“一山两江”巴渝传统体育文化开展科学研究,建有国家体育部门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30多项,获得各类奖项400多项。学院根据形成的各项成果,积极转化、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与酉阳体育部门、重庆彭水第一中学等共建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传习研究基地,弘扬和传承巴渝传统体育文化;承办重庆市第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代表重庆市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多项一、二、三等奖。充分利用三峡库区、渝东南民族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区一圈”地方中心位置,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构建UGS协同育人共同体,为“两区一圈”中小学校培养输送了近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
构建公共体育
“三融合四板块五达成”大课程模式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建设的重要环节。长江师范学院大学体育公共课程的开设可追溯到1958年,历经自主探索、创新发展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一路走来,学院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育人的有机结合,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对标国家、行业、专业发展需求,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紧紧围绕“为实现培养目标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毕业要求,为达到毕业要求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为达到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到底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教学举措”,创新性构建出“三融合四板块五达成”的“大体育”课程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融合”指课内外融合、体教融合、团学融合。“三融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俱乐部活动、团学活动三大平台,实施课堂制与俱乐部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正课(“第一课堂”)达到教会的目的,通过俱乐部活动(“第二课堂”)达到勤练、常赛的目的,打破班级、年级、时间的界限,创新性运用小组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和手段,融通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外锻炼、运动竞赛,推进“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实施。“三融合”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教学资源、课程结构与教学环节,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从原本的“教师、教材、课堂”向“学生、收获、体验”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和素质。“三融合”强化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系统构建和融入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三全育人”课程模式,培养具有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等品质的新时代大学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相统一。“四板块”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课程建设及教学全过程。从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健康知识、课程思政“四板块”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创新性地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最终达成品德、知识、技能、健康、行为“五大”目标。
经过不断的创新、锤炼、实践、再创新,如今,体育教育专业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相继获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两个国控专业,形成了以办精品体育教育为主体,以办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为两翼的发展格局,被誉为“培养体育教育子弟兵的摇篮”。学院育人成效显著,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生源质量逐年提升;竞技水平不断攀升;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行业资格证的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大学体育公共课程2004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2020年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大学体育公共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在向建设成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迈进。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 张世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