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性 基础性 协同性
□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柯孔标
教育部颁发《指南》是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指南》全面总结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和教训,全面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对中小学德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目标和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要求、组织和条件保障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和阐述。本人认为,《指南》立意高远、系统科学,又切合实际、操作性强,是今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南针和路线图。各级各类学校如能根据实际认真落实好《指南》精神,必将给我国的德育工作带来崭新的局面。
一、坚持德育的方向性。德育涉及“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核心问题,不可避免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新时期的德育朝什么方向去?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发展方向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四个服务”是对教育工作的总要求,更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向所在。《指南》特别强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德育的基础性。德育工作首先是个系统工程,应该系统设计、合理定位、科学实施。中小学德育的对象是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年龄跨度从儿童期一直到青春期。这是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最快最大的时期,德育工作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每个阶段的德育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同时,我们也要明确中小学德育是基础德育,目的是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和自主发展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重点做好国家德育课程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效落实,突出每个阶段的关键目标,知行合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坚持德育的协同性。“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因此广义的德育与学校教育的外延几乎是等同的,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工作都和德育相关。首先,学校内部的三类德育要统筹实施。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整合实施国家、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充分发挥德育课和德育活动的主渠道,要有效实施德育课程、德育实践、主题教育、团队活动等“直接德育”;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有效实施“间接德育”。充分发挥校风校训、规章制度、师德师风、校园环境等“隐性德育”功能,让孩子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课内外德育要统一实施。学校德育必须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身边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生活德育、体验德育和践行德育。第三,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各级政府要建立德育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切实改变德育“师出多门、各管一块”的现状,从学生成长需要和学校德育需求出发,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等助力学校德育、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