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学生研究性作业引发争议折射了什么?
□李 斌
近日,一份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六(4)班“小学生遇见苏轼”的作业,成为网络刷屏热点,紧接着受到北京大学教授痛批,然后是清华附小进行回应……一场教育的方法论甚至价值观的争论就此升级。
北大一教授认为,今年十一长假共8天时间,该校六(4)班40多位学生一共完成了 23份研究报告。按说孩子和家长都应该休息或外出游玩。十一二岁的学生,是怎样将25万字的诗词做到大数据研究的呢?这么大的工作量,真的可以由几名学生完成?还是这是一个由教师主导,父母执行的家庭作业?用研究能力评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不少学生的心灵健康也是弊大于利。
清华附小的回应则是:一群“牛娃”聚在一起,必然会有比较高的学习起点。事实上,类似“苏轼研究”的课题在清华附小早已司空见惯,同时也是学生长时间能力积累的结果。关于报告是否由父母、教师代笔这一问题,大家可能把研究想得太难了。在小学课程的统计里,已经有了研究方法的学习。如果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确实没有,当然也需要家长和教师配合。只是,关于苏轼的课题研究技术含量高不高,学生们从中获得了多少知识点,这些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得了“学习不只可以这样,还可以另一个样”的意识。
这场争论直到今天仍在持续,大家都没有被对方说服。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争吵总是不绝于耳?它折射了学校变革中怎样的现状与困境?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在这样一个“价值观空前折叠的时代”,人与人的沟通难度在加大。这本来是社会更加包容的特征,但同时也意味着,在今天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怎么做,都会有反对的声音。很多事情的分歧都关乎价值观与立场,所以沟通难度无比大。在我看来,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如果你总是在意这些声音,将一事无成;当然如果完全忽略这些声音,轻则失去改进的部分动力,重则失去前行的平衡与可能。
其次,在这样一个“社会剧烈分层”的时代,“枪打出头鸟”成为人性的必然冲动。在我们看来,无论学生还是家长,教师还是学校,都是一个个具有非凡的学习、成长、发展潜力的学习者,或者学习型组织,而他们的现状,迄今仍然远远落后于自己可能抵达的高度,需要的正是一场又一场调动潜力的冲刺,而每一场冲刺,于自己而言都有不完美的设计、流程、行动甚至结果,于外人而言简直就是野蛮生长。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校长、教师会安于现状乐于守成,因为这样的教育,对学校对自己没有风险。
最后,我们要说,“宽容”理应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宽容之下,才能还学校一片自主、安宁的专业成长与改进空间,还孩子们真正个性化与目标化、静待花开与主动培育相平衡的学习生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