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多一些“真支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葛素文

走进班级,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室里不仅留有幼儿的活动痕迹,而且还有教师的指导轨迹。然而,这些痕迹总是十分雷同。比如,橘子树主题活动留下的痕迹往往就是找橘子树、画橘子树、摘橘子、做橘子造型、做橘子甜品等。究竟是孩子们的关注点近乎一致从而使得教师的支持行为如此相似,还是教师不自觉地“蒙上了眼睛”“捂住了耳朵”?

的确,这些支持不仅操作方便、容易出效果,而且有先例可以参考。只是,这样的支持似乎不需要孩子在现场,是一种“假支持”。作为教师,支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自我,是我们一贯的追求。但真正的支持,需要我们去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观察孩子的行为,体会孩子的感受。

孩子们的发现,教师不容忽视。每逢秋季,幼儿园的橘子树主题活动都开展得丰富多样。在第一次活动时,教师会预设一些问题,如“观察橘子树有几棵?”“树上的橘子长什么样子的?”“猜一猜橘子什么时候会变黄呢?”……活动现场却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一些孩子在观察橘子树时发现,其中一棵橘子树的树干上有很多刺,他们便产生了许多疑问——“这些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几棵树没有刺?”“它是不是怕蜗牛爬上来?”……此时,教师应及时介入:“那我们该怎么找到答案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访问研究员等方式,开展关于“橘子树长刺”的调查活动。

孩子们的兴趣,教师要不嫌麻烦。连日来,杭城下起了阵阵秋雨。每到雨水多的日子,幼儿园的很多角落就会出现蜗牛的踪影,这又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学习契机。一般而言,教师的活动设计大致是观察蜗牛怎么爬、怎么吃、喜欢怎样的环境等。然而,在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就放在了蜗牛的粪便上,他们提出了各种问题,比如,“蜗牛为什么是从嘴巴里吐大便的?”“它是不是吃什么就吐什么?”“我们怎么清理大便?”就这样,教师采购了小工具,和孩子们一起养蜗牛,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研究。

孩子们的疑问,教师不随意回应。国庆假期回来后,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里成片的蘑菇不见了。他们的第一个猜测是“被食堂阿姨烧菜用了”,但询问了食堂工作人员并没有结果。有的孩子提出要去看监控,但他们查了很久也没有任何发现。正当疑惑不解时,有一个孩子提出:“会不会是蘑菇自己变没的?”这一奇思妙想得到了教师的支持,上网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原来有的野生蘑菇雨天时会长大,而只要天一放晴就会自己萎缩。

孩子们的想法,教师不急于解决。幼儿园的“娃娃家”边上有一块空地,孩子们认为这里要放置一把伞。对此,教师预想了一个十分便捷的方法,就是先买一把透明的伞,然后让孩子们一起参与装饰。当和孩子们讨论怎么做伞时,孩子们的设想则是从选择一个合适的伞柄开始的,有的提议用废旧窗帘的罗马杆,有的说用木头棍或旧树枝。教师找来了孩子们罗列的材料,让他们再次商量选定,最终达成共识:罗马杆太滑,木头棍太细,旧树枝最合适。为了更好地支持孩子们的想法,教师借助秋游这一机会,组织孩子参观了伞博物馆。在之后回园设计伞的过程中,教师清晰地看到孩子们的作品中有伞柄、伞骨和伞面三个部分,并且还设计了蘑菇伞、三角伞等不同形状的伞。

可见,教师的支持不在于求新求变,而是应该考虑现实情境,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孩子已有的经验。在“真支持”中,孩子们会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与经验,进而在游戏中实现更好的自己。

(本文作者系杭州市政苑幼儿园园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