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可知道学生“软肋”在哪 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背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黄莉萍

“我省小学生感到困扰的程度较全国小学生低。” “我省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其适应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这表明不管是初中、普高还是职高,我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尤其表现在适应方面。” …… “欣慰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省小学生的自信水平、人际适应等方面都与全国常模有一定的差距,中学生在积极认知、自我调节等维度上均低于全国常模,这些都为我们下一阶段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庞红卫介绍。 这些结论和支撑结论的数据,是今年省教科院面向杭州萧山、湖州吴兴、金华永康等8个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范区内的近9000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而采集和得出的。

幸福的小学生们有哪些“软肋”

“每项总分5分计算,在情绪困扰这个维度上,我省小学生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近1分,由于困扰是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困扰越少。”庞红卫这句话换一种表达就是,相对而言,我省小学生心理“幸福指数”比较高。 此次被调查的4284名小学生,约占普查总人数的四成,分别在适应、困扰和复原力3个心理健康水平分量表上被“量化考核”。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我省小学生们“幸福指数”比较高,但在适应及复原力维度上的得分都低于全国常模: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生活自理及青春期适应方面都与全国常模有一定的差距;在包括积极认知、自信、社会支持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内容的“复原力”上,除了积极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信、社会支持度及问题解决方面都显著低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水平。具体而言,我省小学生的学业自信和身体自信明显不足。 在情绪困扰这个维度,尽管我省小学生在冲动、焦虑、恐惧、攻击行为、退缩行为、违纪行为等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在抑郁方面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我们的孩子不进攻、没有破坏性,但他们有问题郁结在自己心里,因而,关注学生深层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王燕春认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启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校、社会、家庭要组成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学生有支持感、抱持感;加大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引导、帮助小学生积极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更注重引导他们对青春期的认识与适应”。

中学生的内心要靠什么强大

调查发现,我省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其适应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这是省教科院对3268名初中学生和1699名高中(包括职高)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然而,除了在青春期适应和行为适应维度上的问题检出率为0外,我省中学生在其他维度上均有问题检出。如具体分析复原力的各个分维度发现,我省中学生在自信、积极认知、自我调节和社会支持维度上均低于全国常模;从学段来看,职高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初中、普高的学生。“这就提示我们应加大对中学生复原力方面的引导,尤其是职高阶段的学生。”不仅如此,王燕春介绍,中学生的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能力也有待提高。 调查还显示,我省有87.6%的小学生和94.9%的中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心理困扰或烦恼,其中,中学生遇到过心理困扰或烦恼的频率较小学生高。 “当遇到心理上的困扰或者烦恼时,学生普遍会通过自我排解或向同伴、家长倾诉的方式解决。相形之下,小学生比中学生更愿意向家长、教师倾诉或寻求心理咨询。” 调查发现,81.6%的小学生和84.5%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主要是通过学校心理活动课、书本、报纸、网络、以及学校开展的活动(如心理游戏、心理电影、知识竞赛等)来接触并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中小学生都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活动,对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调适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帮助最大。

值得警醒的是,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对学校软环境的满意度逐渐降低,并且不管中学还是小学,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均排在末位。这也表明,相较于其他工作,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有更高的期待。

3年示范区建设“幸福了谁”

2013年开始在杭州萧山、湖州吴兴、金华永康、丽水龙泉等8个县(市、区)设立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范区时,省教科院就曾对示范区的中小学生进行过一次心理健康调查。到2017年3年示范区建设后的再一次调查结果出来,王燕春坦言有点“小欣喜”。 “与3年前相比较,示范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王燕春介绍,中小学生的适应能力、自我修复能力等都有明显提升;负性情绪方面的困扰有下降趋势。 2012年底,我省已建成全国最为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全省持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总人数及持证教师比例均位居全国前列。“这时提出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就是想大力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庞红卫介绍,如今湖州市吴兴区多数学校已探索出以隔周全员心辅课加上每周社团小团辅的形式,通过基础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相整合,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舟山市普陀区则构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而乐清市着力探索留守儿童心理支持系统;永康市专门对初中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示范区建设,有个更大的目标——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校教育改革。 3年中,萧山区、乐清市、永康市、龙泉市、普陀区收集3年前的参测学校升学成绩和3年后的参测学校升学成绩,经过统计分析发现,2016年的平均学业成绩显著高于2013年的平均学业成绩。 “这表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尤其是适应水平越高),学业自信越高,学业成绩就越好。”萧山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陶青告诉记者,该区持续“围绕学习力提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活动。仅2014、2015两个学年,陶青带领该区的几十名教师分别就“学习的动力、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学习中的想象力、学习中的意志力、学习中的注意力、学习中的观察力”等,进行了十几次相应的课堂教学深入性研讨。“促进教师‘因心定教’的专业提升,使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科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辅导都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向。”陶青认为,基于学生需求的学习力课程化辅导,将成为一种常态。

图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宁波中学的学生们正在做心育游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