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要趁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陆青春

新学期,学校又增添了20多位新教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高兴之余,我不禁思考:怎样使新上岗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这时候教师的胸怀是敞开的,别人给的建议都能虚心接受,是最具可塑性、成长最快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好的成长环境,学校没能让教师发展起来,两三年后教师就会进入消退期,没有当初的新鲜劲儿和成长欲望了,五年之后就会进入倦怠期。

青年教师成长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成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乃至成为凤毛麟角的教育大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其间充满喜悦,也充满艰辛、困惑、诱惑。为让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我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成长历程,愿意提几点建议:

一、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任何一个行当、一份工作,不吃苦、不付出,想有收获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也是意外,是经不住考量的,不会令人信服和佩服。我们不能靠侥幸、凭运气从事每天的工作,特别因为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它需要我们教育人倾情尽力,呕心沥血,付出所有。

高尔基曾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青年教师一定要有目标、有方向、有追求,否则一生就会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教师事业发展的意识越强烈,意味着投入的教育热情越高,所能达到的专业水平也就越高。

青年教师首先要清楚自我实现的动机和动力,不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其次要有一个明晰的职业规划,比如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小有名气,五年小有所成,十年成为学科名师、学术带头人,等等。每个月的规划不用过于细致,但是要把时间长度限定好,宁短勿长,增强自身的紧迫感,迫使自己在教育、管理和科研上多花时间,并慢慢学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二、要受得了委屈

年纪轻、资历浅、经验少,容易被人轻视、忽视,如果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弱,受不得委屈,就很容易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

从发展角度看,委屈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发展机遇,很有可能是以后成功的铺垫。因此,年轻人面对委屈要“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深入分析原因,采取解决办法。

其实,很多委屈是因误会而引起。别人不理解,我们不仅不能生气,还要反思“人不知”的原因,积极想办法解决。平时要注意加强上下左右的沟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更不能加剧误会。

三、有缺点或失误要积极改正

受到委屈,发现缺点和问题,就应该积极进行整改,通过实际行动,努力使坏事变为好事。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善于把满腹委屈转化为奋发动力。

四、养成好学多思的习惯

要有本领恐慌意识,学会“每天淘汰你自己”。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会被别人淘汰。要免遭淘汰,就要读精品之书,读有魂之书,自觉用读书弥补理论与业务的不足,用读书修炼课堂,让读书成为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要有草根精神,让读书与研究成为一种常态,只要有一定的“土壤”和“阳光”,就能茁壮成长。

年轻人还要多思、深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要有主题,可以反思教学问题,也可以反思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写教学论文、教育日记是反思的重要形式。

台湾著名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叫“出名要趁早”,虽然听起来有点功利,但如果借用到工作,理解为“努力工作要趁早”就很合适。当下,各行各业都在竭力倡导“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从一点一滴开始,从刚踏上岗位开始。比如,有的学校内部建立“青蓝工程”“135工程(一年合格,三年成长,五年骨干)”,有省、市、区着力打造“特带优梯队”“名特优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室”,等等。因此,个人发展、专业成长是有目标和方向的,需要有专业的引领和指导,也需要他人的关注和期待,但更需要自己及早付出努力。就像朱自清先生说的那样:“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警惕“伪学习”     下一篇:土做的作品一点也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