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用教育让梦想变为现实
本报讯(记者 武怡晗 毛雪逸)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会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报告内容和浙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我省十九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表示要努力用教育让梦想变为现实。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们要重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代表说。
当前,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浙江正努力构建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以理想信念教育引领知识教育,立德树人,涵养师表,让青春激情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我们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全过程。”何杏仁说,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渗入校园日常生活,丰盈学子们的精神家园,让广大青少年认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代表表示,十九大报告聚焦三个“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创新和教育是新征程上“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
“十九大明确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战略支撑,作出了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战略部署。明确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强调教育事业放在优先的地位,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这必将推动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和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吴朝晖说,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民族复兴基础工程的重要结合点,高等院校应该在“双一流”建设中谋求更快的发展,理应在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理应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做好更好的表率。浙江大学要引领、带动浙江的高等教育更好发展,为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褚子育代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浙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之所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得益于浙江人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所建立起来的高度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就把筹设浙江音乐学院列入浙江文化大省建设规划,如今蓝图变为现实。浙江音乐学院的创建,在文化上构建了高质量文化建设大平台,成为文化浙江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教育上弥补了全省高校设置布局上的空白,补上了短板。学校成立1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学科专业的布局,构建了省政府与文化部的共建共管体制,获批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成立了附属音乐学校,与中东欧16个国家合作建立了音乐学院联盟等,发展基础和势头不错。浙江音乐学院将按照报告的要求,以服务文化浙江建设为己任,坚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围绕立德树人要求,以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把浙江音乐学院办成高质量一流的专门音乐学院,为浙江早日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再续浙江文化新优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偏远海岛的教育工作者,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范群代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有两次热泪盈眶,一次是总书记和中央领导人走上主席台,一次是我们齐唱国歌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很多代表都是热泪盈眶。我们为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她表示,报告里面谈到优先发展教育,讲到要让每个孩子享有有质量的、公平的教育,提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九大之后,我们的农村,包括偏远海岛的教育会实现新的发展,我们的孩子会实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我们老师也应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虔心育人,努力为国家培养逐梦人,为实现中国梦一起努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