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职学校文化课“淡化、弱化”的困境
□麻来军
中职学校需不需要重视文化课,本不应该是个问题。但现实中,却有一些中职学校借教改、课改、实训之名,随意减少文化课课时,致使中职学校文化课存在“淡化、弱化”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职学校的目标定位问题。中职学校究竟应该“育人”还是“育器”?若以“育人”为办学的根本目标,那“要不要文化课”这一问题就不可能出现。若高举“育人”大旗,却行“育器”之实,那就会带来“要不要文化课”这一问题。二是依法治校的落实问题。中职学校办学和管理必须依法依规,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课时比例等,国家都有相关规范,所有的教改和课改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框架下进行,中职学校随意削减或取消文化课课时,与依法治校的要求相违背。
中职学校削减或取消文化课,有一种声音是“文化课根本没有用,教师怎么教都达不到教学目标,既然达不到,不如不开或少开”。这就涉及文化课教学效果的问题。很多中职文化课教师缺乏专业自信和专业追求,自愿放弃阵地。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引导文化课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唯有作为,才有地位。还有一些教师则认为中职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不如把这一时间用在技能学习上。这些教师的教学基础观仍停留在“物理基础观”上。笔者认为,从“育人”而非“育器”的理念出发,教师要坚持“生物基础观”。“生物基础观”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树根与树干同步生长”。“生物基础观”重视基础知识的运用、迁移和创新,强调学以致用,关注学习主体适应性、主动性和自组性,其结果是知识学得精细、学有所用、学有所乐。从这个角度而言,中职学校对文化课教学不仅不该弱化或虚化,而应强化和盈实。
那么,如何走出中职学校文化课“淡化、弱化”的困境?笔者认为,首先,要以学生专业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根本目标,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传统的文化课教学因为更关注考试,关注学生成绩,所以在文化课教学的目标定位上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文化课的开放性,忽视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现实需要。中职学校的学情和办学定位不同于普通高中,职校文化课教学要更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关注学生的就业需要。因此,文化课教学的目标要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采用“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学科的人文性奠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以学科的工具性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其次,打破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展教学组织形式。自从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一直沿用至今。但这种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进行自由的讨论、合作,不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职校文化课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形式,不仅可以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中打乱传统的行列式座位编排,而且还可以打破班级、专业之间的壁垒,以走班选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和教师。同时,网络、学校活动、社区活动、外出参观游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也使文化课教学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一方教室。
再者,要以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体验为核心,不断整合教学内容。针对中职学校的办学性质和学情,要让文化课成为学生觉得有趣、有用、乐享的课程,必须对文化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重组。“专门化”就是一项有效的课程内容重组的策略,它是指以学科性、适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为主线,结合各专业学生的需要,实行公共基础课程专门化教学改革。例如在语文课专门化改革,以《烹饪语文》校本教材为例,既保留了中职语文应有的韵味,又增添鲜明的专业特色。职校文化课教学将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生活和社会结合起来,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现实需要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更生活化、更生动。
最后,尝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文本、不同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特长,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职校特色。譬如可以将学生的专业作为素材引入文化课教学。课堂上,可以与专业教师协同教学,体现中职文化课课堂教学灵动的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