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捕捉课文教学的“留白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松阳县水南小学 鲍爱华

书法中的飞白最能体现出书法的神韵,诗歌中的余味最能表现诗歌的意境。同样,有心的语文教师不难发现,每一篇课文,都有作者的留白。这些留白,不是作者写作上的失误,而是一种艺术,为的是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先学后教,能给文中的空白之处描摹出绚丽的色彩,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丰润充盈。

一、于环节处“先学”:动静搭配

1.千树万树梨花开——“先学”于预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因此,学必先于教。教必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与交流,再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收获,课堂上才会出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灿烂情景。

教学《春》一文前,笔者设计了如下预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3题:①收集带有“春”字的四字词语10个以上;②收集带有“春”字的诗句5句;③收集带有“春”的对联4副;④在第4~8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根据文中的语意画一幅画;⑤在第4~8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用心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春天的气息;⑥自由组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写一写春天的味道。结果,学生的预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流光溢彩,一遍遍情感朗读绘声绘色,一篇篇小短文使人陶醉,词语、诗句、对联的收集更是丰富多彩。

2.此时无声胜有声——“先学”于难点

高尔基说:“艺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来描写现实。”可见,形象性对文学作品来说非常必要。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留白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象性训练的良好契机。教师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静静思考,以加深理解。

有位教师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课文的第一句话引起了她的深思:“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作者却将它放在了开头,并且自成一段,这到底有何用意呢?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说一句话,只是让学生静读体会。很快,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发言了。

生:我觉得安静不像是个盲童。

生: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生:我觉得安静就像是个正常人,甚至比我们正常人还厉害。

……

师:同学们都对安静的行为产生了怀疑,觉得她不像个盲童。可是,课文的开头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安静是个盲童。

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揣摩这些句子,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安静不像一个盲童?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白”时间,并不是引而不发,而应该像放风筝一样,手中紧握住那根线,让难点不再难学。

3.余音绕梁意无穷——“先学”于结课

评书家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紧张激烈或是矛盾冲突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会突然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吸引你继续听下去。同样,教师结课时,也可在学生“欲知后事如何”之时,戛然而止,创设空白,给他们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

《北京的春节》一课结束时,笔者对学生说:“写过关于春节习俗的文章有不少,却各有不同,除了‘阅读链接’里梁实秋写的《过年》和斯妤写的《除夕》,还有不少作家也写过,去找一找、读一读,看看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下次课组织交流。”

这样,既让学生把思维的触须延伸到生活,也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堂好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该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这种留有空白的结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留白点”,让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体会到“课未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的意境。

二、在方法上“后教”:疏密结合

1.关键时停顿——情感的酝酿

有位教师在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播放了“玛丽·居里夫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炼放射性元素镭”的视频片段。

师:居里夫人为什么能这么做,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她,她的美丽到底体现在哪儿?

面对直观的画面,学生跃跃欲试。教师此时并没有立刻让学生回答,而是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居里夫妇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实验,要面对多少困难和挫折!请你想象其中一个场景,并把它写下来。这短暂的留白过后,教室里悄然无声,唯有学生沙沙的落笔声。

课件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要力求激发学生的求索欲望,要有相对适度的停顿空间,以此让学生尽情放飞思绪。

2.疑难处静思——思维的激发

美国有位教育家说过:在每个问题提出来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若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教师在抛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担心课堂上遭遇“冷场”。寂静的背后,往往凝聚着巨大的能量,能让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灵感,此时的“冷场”其实是有热度的。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有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于是,笔者借助4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①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②他们是怎样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③转移时,面对“活路”与“思路”,他们怎样选择;④胜利完成任务后,他们又是怎样英勇跳崖的。学生在一遍遍的品味中,深刻感悟到五壮士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志”,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行”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举”。

3.繁花中点缀——理解的延伸

明朝谢棒曾说过“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于其迹可也。”诗词意境有内隐性,这种内隐性包含许多意义的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学生叩问文本。

《乡下人家》一课,作者将各种各样的瓜和叶描写得形象可爱。如“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怎样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呢?笔者有心删去表示颜色的词语,将原句改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藤和叶。”然后请学生拿出水彩笔,根据两个句子各画一幅画。几分钟后,学生展出两幅迥然不同的作品:一幅色彩鲜艳,一幅则色调苍白。学生在画面的“留白处”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词语的用意,这比机械枯燥的读写积累训练效果要明显得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