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真”教研策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省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包亚燕

随着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日益关注,各园的园本教研日渐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抓手,许多幼儿园都陆续推出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但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一线教师们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了:研前“真”准备、研中“真”对话、研后“真”评价的三“真”策略,进而有效实现教研的“优化、提质”功能,促进幼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获得真正成长。

一、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问题缺乏聚焦性。主要表现为:问题过于浅表、缺乏普遍性、刻意追求“时髦”等,以上无论哪种情况,均导致了教研活动研究的问题脱离教师的真实需求,致使无法真正有效地实现教研的价值。

(二)教研范畴无限扩大化。一些教师对于教研活动究竟应该做什么,认识上比较模糊。由于幼儿园教研组设置的特殊性,致使教研活动成为事务性的工作布置会议,而真正用于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时间相对甚少。

(三)教研活动缺乏准备性。一方面是教研组织者对教研活动缺乏准备;另一方面,参与者对教研内容没有经验准备或经验准备不够,导致教研活动成了组织者的“一言堂”,教师成了被动的“接收器”。

以上现象,究其原因,关键问题就在于:教师对“教研到底是什么”“教研应该做什么”不太明确。何谓教研?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研的对象是真实的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教研的过程应始终体现“钻研—教研—教研之钻研”的原则。

二、促进教研活动优化的手段

那么,在对“教研到底是什么”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后,我们究竟该如何来做教研,进而让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的“真”成长呢?笔者以为,以下三“真”策略值得尝试:

(一)研前“真”准备

作为教研活动主体的组长和组员,在教研活动前对于教研相关内容的精细、精准准备,是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1.精选“真”问题。教师的研究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实践的自觉意识,促进对自己行为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工作的理性程度,使得教育活动更趋专业化。为此,教研问题应来自于教师真实的教学环境。这就需要在拟定教研活动主题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教师真实的问题,然后梳理、提炼成聚焦的共性问题。

2.组长“真”备课。教研组长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在教研活动前的“真”备课至关重要。“真”备课包括教研活动所要聚焦的核心问题的准确定位,以及用什么方式、借助哪些载体进行研究。同时,教研组长还要就对组员在参加教研活动前需要积累哪些经验做部署,对研究前后所需的表格做精心设计。

3.组员“真”准备。教研组成员在参加教研活动之前,对即将研讨的核心问题一定要有理论与实践的准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研活动时有话可说。

(二)研中“真”对话

真正的教师专业成长应该体现为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多向互动的“对话”,这也是确保教研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1.全体“真”参与。教研活动在定时间定地点的基础上,还要定人员,要自始至终让每位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重心一定要从一个教师转移到如何让每一个生命个体主动参与进来。把教研作为满足教师学习需求和自我发展的平台,把“要教师参加教研”转变为“基于教育的教研”。

2.组员“真”对话。全体组员就教研核心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研究。组员之间的交流使得原来为各人所有的经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

3.对话“真”多元。常态教研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推动的作用,而这离不开具有“多元”特征的对话,包括:渠道多元、主体多元、探讨问题的角度多元。首先渠道多元,就是除小组教研讨论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教研模式要开辟更多高效、接地气的对话渠道,让教师主动对话;其次是主体多元,就是教研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同时要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共同来开展教研之钻研,进而使得钻研更有深度;再有就是探讨问题角度的多元,让教师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问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实践品质,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三)研后“真”评价

如果要真正实现教研的价值,那么园内有针对性的教研评价显然必不可少,而且要对教研活动进行“真”评价,这是确保教研活动有效的助推器。

1.现场“真”检验。一方面,我们要关注教研活动的现场;另一方面,就要看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前后的变化值。有效的教研应该是教师带着内在的需求和困惑而来,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并形成新的思考、产生新的问题再继续深入实践。

2.教学“真”提升。这里指教研活动的效果评价,即教研活动是否真正解决了教师们的困惑。我们可以从教研前后教师的理念、行为变化等方面,借助对常态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估进行检测、分析、作出判断。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去评价教研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从内部的专业引领角度去诊断与改进教研。

3.建设“真”品牌。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外部促进教师教研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品质。可以在园内开展创建品牌教研组、星级教研组活动,从教研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教研活动的规范性、实效性等方面考核。在园内树典型、拓思路,引领教研组工作不断提升品质,推动教研活动更扎实地开展,进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