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贡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理论特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项哲学层面的理论工作,这就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刻阐释这一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实现的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方法论则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的思维方式。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总观点、总方法,决定了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根本性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要从这一思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所形成的重大观点、论断和命题中,认识贯穿其中的具有普遍性的、一以贯之的“普照的光”,进而为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提供哲学基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存在方式

    为什么要有世界观?世界观是解决什么问题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总体性、根本性认识,解决的是人如何对待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世界被理解为什么,决定了人在世界中应该怎样生存,决定了人怎样对待世界,因而也就对人自身在世界中的存在意义给出相应的定位。所以,世界观决定了人在世界中的根本定位,解决的是人自身的生存意义问题。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体看法,而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总是自在地存在着并发挥着作用,正如黑格尔所比喻的,“每个人无须学习逻辑都能思考,正如无须研究生理学,都能消化一样”。世界观的作用就在于,它决定了一个人怎样看待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也决定了对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根本看法。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是因为世界观是最高层次的观念,因而制约着一个人的全部思想方向。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抽象层面的哲学理论,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自觉是一个理论反思的过程,是对具体理论的“抽象概括”过程,也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但是,在哲学领域以外,世界观一般不单独存在,而是蕴含在人们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理论的认识过程中,蕴含在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和解释中,因而可以被比喻为“思想中看不见的手”,或者“思想的前提”。人们总是在某种世界观中把握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世界观是蕴含在全部思想理论之中的“普照的光”。人们总是从某种世界观出发来认识世界,反过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蕴含着他的世界观。有怎样的世界观,就会形成对世界怎样的认识和解释;反过来,怎样认识和把握世界,也就体现了怎样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形态。按照哲学教科书,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第一个规定就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具体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与此相关,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是理论之源等论断,构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对于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迄今为止在哲学上体现为两种不同形态,即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实践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础。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马克思看来,离开人的纯粹的自然界是存在着的无。世界是人的实践对象化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物理世界。因此,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是人把人的本质对象化给客观世界而形成的“属人世界”。这意味着,世界是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而不是纯粹的自然世界。马克思的世界观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历史如何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问题。

    第三,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世界历史是有其类似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的,而且人类是有能力认识到这一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的。也就是说,历史是可知的,能够通过实证科学的方式找到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并非人类以外的某种神秘力量,不过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而已。当然,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完全一样,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地存在的,而社会历史规律则是在有意识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中存在着的。

    第四,人类认识社会历史规律,是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中把握到的。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认识规律,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片面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上述四个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因此,我们也要以这一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为线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对上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所作的具体的、历史的回答,以便从中了解其如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改变世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对于中国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改变世界”的目标。对于世界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的世界观。

    第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根本地落实在物质对精神、存在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思想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客观发展趋势,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基础上,同时强调了唯物主义的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动性在今天表现为对人类命运的理论认识,把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这些重大命题彰显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怎样看待实践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区别于其他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标志。西方哲学的主流世界观认为,神是世界的创造者。这种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只有那些掌握了绝对精神的人才是世界的创造者,而普通人对于世界历史是无关紧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创立了群众史观。在马克思看来,世界是由人的实践所创造的世界,是把人的本质在实践中对象化给世界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凸显了人的实践活动相对于理论认识活动的优先地位。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标志性观点。人类有能力对自己所创造的世界负责,改变现存世界的不合理的地方,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基于人民至上立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积极探索把握世界历史趋势的客观规律,为世界历史提供历史确定性,不仅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还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张,其中蕴含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第三,在是否承认能够认识世界历史客观规律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世界规律可知论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新认识,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世界历史寻求方向,提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等思想,特别是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生产力提升的问题,更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化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是在对中国社会发展作出客观评价基础上形成的论断,而社会主要矛盾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坚持世界历史客观规律可知论,是以承认世界历史是向着共产主义不断进步为前提的。就方法论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述中,都坚持着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有鲜明的历史进步论观点,这一进步仍然依靠今天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就是立足于合作共赢、文明交流互鉴、国际关系民主化、新型全球化等社会生产关系的创新这一唯物史观基础,提出了持久和平、开放包容、普遍安全、合作共赢、清洁美丽的世界图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