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团队发现重要血液标志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展开联合攻关,采用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预测未来痴呆风险的重要血浆生物标志物,可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对痴呆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具有重大意义。

    2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以《血浆蛋白质组学预测健康成年人未来痴呆风险》为题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自然》主刊以《早期痴呆诊断:血液蛋白标志物识别高风险个体》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重点介绍,认为这项工作“标志着向能在早期无症状阶段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的血液检测方法迈进了一步,这一目标正是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探寻的”。

    人类血液蛋白质组学可整合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和相互作用,实现对数千种蛋白的同时检测和无偏颇评估,提供关于人类健康状况的整体解读。研究团队基于大样本队列数据,对52645名非痴呆社区人群进行了平均超14年的追踪随访。整个随访过程中,1417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全因痴呆(ACD),691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阿尔茨海默病(AD),285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血管性痴呆(VaD)。研究通过对Olink平台检测的1463种血浆蛋白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对痴呆预测极具价值的血浆生物标志物。

    据介绍,此项研究将痴呆发病风险预测年限提前到发病前15年且预测精度突破90%。“这表明蛋白组学在脑疾病早期精准识别和干预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脑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程炜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